第419章 讨价还价(第2/3页)

出于这样的考虑,王沪生给徐锐发了电报。

眼下,徐锐已经知道古树同的打算,也接受了他放出来的筹码。

不过说心里话,徐锐想收编的其实并不是杨八难的皖南独立团,而是罗丰手下这不到两百的残兵,杨八难的皖南独立团素质如何,只看他们团长王义的德行就能够看出一二来,有什么样的长官就会有什么样的士兵,从王义的德行,就能知道皖南独立团的德行恐怕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样的一支部队既便收编过来,只怕也得花费很大的力气进行整顿,而且整顿的结果也不一定理想。

但是罗丰的这两百残兵就不一样了,这两百人那可是真正的百战精兵,无论是身体素质、枪法还是拼刺技术,那全都是一顶一的,说他们能够以一挡百那是夸张了,但是以一顶十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小两百残兵,要进了独立团立刻就能干排长!

所以相比杨八难的皖南独立团,徐锐更想收编罗丰的这将近两百残兵。

不过没有办法,古树同看来也不傻,也想到了要把这剩下的不到两百号88师残兵捏在手里,并以这些残兵为基干编成皖中挺进旅,更厉害的是,直接把罗丰从营长提拔成了少将旅长,从而彻底断了徐锐招揽罗丰的念头。

人家罗丰现在都已经当少将旅长了,还投奔你这团长?到时候是你这个团长指挥他这个旅长,还是他这个旅长指挥你这个团长?

所以徐锐已经不再想着收编罗丰的残部,而是想跟他们搞好关系。

谁知道罗丰的皖中挺进旅将来会怎么样,没准将来还会有机会呢?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徐锐想把罗丰的皖中挺进旅也拉进来,参与战利品的分配,眼下付出的不过是部分战利品,将来收获的却很可能是两百个甚至更多的身经百战的老兵,这笔买卖怎么算都是稳赚不赔。

身处战争年代,什么资源最宝贵?

不是武器弹药,不是黄金或白银,而是人,更确切点说,是熟练掌握各种战斗持能的精锐老兵,老兵资源最稀缺!

听了徐锐的话,高汉亭的眉头便一下蹙紧。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个刚刚成军的皖中挺进旅还真有资格分一杯羹,人家还是伪军时随你怎么拿捏都可以,可人家现在已经恢复国民军编制,那就不能乱来了,不管怎么说现在都是国共合作,要精诚团结、一致对外,不是么?

憋了好半天,高汉亭又说道:“皖中挺进旅要参与战利品的分配这没有问题,不管怎么样,他们也是参加了光复肥城的战斗,但他们现在整个旅也就一百多不到两百人,怕是不能按照旅级建制参与分配吧?这不合理!”

按照双方参战部队的建制来瓜分战利品,这个是战前高汉亭和徐锐早就商定好的基本原则,在这个基本原则之上,再结合双方的人员装备的损失酌情予以增减,再敲定最终分配方案。

按这个原则,四支队至少也能分到七成战利品。

可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皖中挺进旅,并且要以旅级建制参与战利品分配,就算是按照两团建制的乙种旅,也要分走足足三分之一的战利品,而四支队的分成却转眼之间就从七成锐减到了不足五成,这让高汉亭如何甘心?

徐锐笑着说:“那么高司令认为,皖中挺进旅应该以什么建制参与分配?”

“最多按营级建制参与分配。”高汉亭皱眉说道,“他们现在总共也就剩下不到两百号残兵,按一个营的建制参与分配已经顶天了。”

徐锐皱眉说:“高司令,这样不好吧?皖中挺进旅现在虽然只剩不到两百人,可战前却是一个建制完整的旅,我们不能因为人家伤亡大,就削减人家的应得利益,那不是让战死的烈士既流血又流泪么?这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