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试刀(第2/3页)

徐锐摇头,苦笑道:“这次我还真没什么计划,因为大梅山跟淮河隔着几百里,我们对那里的局势是一无所知,所以只能去了再说。”

“这样做,会不会太冒险?”

“打仗本来就是冒险,世上哪来十拿九稳的仗?”

两人正争论时,何书崖忽然气喘吁吁进来报告:“大队长,镇上墨韵书店的刘老板上山来了,还带了个人上来。”

“墨韵书店的刘老板?”徐锐闻言便心头一凛。

入党之后,徐锐便也有资格参与党的一些机密,所以他知道,这墨韵书店的刘老板是党的地下交通员,黄老板连夜赶来青风岭,必是遇到了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事,还有他带来的这个人,也必定是大有来头。

当下徐锐便和冷铁锋来到了前面客厅。

只见客厅里已经站了两个人,一个瘦瘦高高的中年人,还有一个却是个戴着宽边眼镜的斯文年轻人,那个瘦高的中年人徐锐认识,他就是镇上墨韵书店的刘老板,也是党在梅镇的地下交通员,那个年轻人却不认识。

如果肖雁月在这里,她一定会认出来这人其实就是苏州地委书记,王沪生,不过现在他已经调任皖南特委书记了,这也是党的一贯的方针,每当在一地建立了根据地,就必定会建立相应的地方政府。

“老刘。”徐锐与墨韵书店的刘老板握过手,又把目光转向了王沪生,问道,“不知道这位同志是……”

刘老板便连忙介绍道:“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王沪生同志,原任苏州地委书记,不过现在已经是皖南特委书记了,王书记,这位就是我路上说过的大梅山独立大队的大队长兼指导员,徐锐同志。”

“王书记。”

“徐大队长。”

徐锐与王沪生握过手,又请他和刘老板入座,那边何书崖已经拎着茶壶过来,给两人倒了两杯水,刘老板和王沪生连夜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还真渴了,所以也就顾不上客气,端起茶碗就一饮而尽。

待两人喘匀了气,徐锐才问道:“王书记,是不是有什么紧急情况?”

王沪生摆了摆手,对徐锐说道:“我刚到,对梅镇的具体情况不熟,所以还是让老刘来跟大队长你说吧。”

刘老板也不推辞,说道:“是这样,前些天蒲县的日军宪兵队给梅镇派下了五十万斤军粮的征收任务,然后黄家的二少爷黄守义就勾结黑龙会、壹贯道、洪门,趁机横征暴敛、鱼肉乡里,现在镇上已经是民怨沸腾了。”

王沪生接着说道:“组织上是这样考虑的,鉴于大梅山独立大队已在大梅山区站稳了脚跟,那么再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应该是打开局面,发展壮大了,只有独立大队进一步发展壮大了,我们才能更加有力的打击日本鬼子,是吧?”

听了王沪生这话,徐锐的嘴角便立刻勾起了一抹笑意。

徐锐尤记得高二学年上历史课时,当历史老师讲到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时,说的一句点评可以说是十分经典。

历史老师是这样说的:八路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其实就只有三板斧,第一板斧是派一支小部队深入敌后,坚持下来了,这叫站稳脚跟;第二板斧是找当地民愤最大的地主老财或者作恶多端的会道门组织,拿来明正典型,获得百姓的支持,这个叫做打开局面,第三板斧就是建立地方政府,实现有效管治,这叫发展壮大。

可不要小看这三板斧,共产党就是凭借着这三板斧,在八年时间内先后创立了大大小小几百个抗日根据地,治下的总人口超过了一亿,以此为基础,拉起的八路军、新四军,正规军加民兵,总兵力达到了两百多万人!

同样是打敌后游击战,蒋委员长前前后后往敌后派出了一百多万正规军,可到最后也没能够创建一个像样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这上百万的正规军也没一个能站住脚,最后基本全变成了汪伪政府的皇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