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自由主义者和共产党的联盟(第2/9页)

总之,共产党战后的基本政策方针是团结、民主、和平,以及建立一个由联合政府领导的新中国。毛泽东呼吁立刻结束国民党的一党统治,组建新的联合政府——一个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联盟,该联盟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和无党派的代表人物”。毛要求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需要大批的人民的教育家和教师,人民的科学家、工程师、技师、医生、新闻工作者、著作家、文学家、艺术家和普通文化工作者。……一切知识分子,只要是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著有成绩的,应受到尊重,把他们看作国家和社会的宝贵的财富。……因此,今后人民的政府应有计划地从广大人民中培养各类知识分子干部,并注意团结和教育现有一切有用的知识分子。[55]

实际情况

直到今天,我们仍不清楚究竟有多少自由知识分子实际上了解新民主主义,特别是新民主主义将对他们产生的具体影响。本节将对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至1949年期间的知识分子政策进行更系统的阐述,其依据将不仅仅限于自由主义者的论著。

1948年1月,毛泽东警告党员,对知识分子的信任要保留在一定限度之内。在知识分子政策上,毛反对采取“冒险政策”。他指出,知识分子只有极少数是真正顽固的反革命分子。相反,对待知识分子,共产党“必须采取慎重态度”,要“分别情况,加以团结、教育和任用”。[56]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或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内战期间,不仅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从解放区来到国统区,也几乎有同样多的师生从国统区来到解放区。[57]根据《观察》的一名记者从江苏南部发回的报道,共产党在这一地区最大的失误是他们对待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错误政策,因此“这些人纷纷逃离了新四军控制的地区”。[58]同样,吴世昌承认,共产党对小资产阶级不信任是他反对共产党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不信任导致共产党内的知识分子数量始终“极为有限”。[59]

然而,从国统区逃到解放区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得到了周详细心的照顾。共产党和中央政府不同,无论有多少人从他们占领的地区逃走,共产党从来没有将接待那些来到解放区的知识分子视作一种政治包袱。通过报纸社论、电台宣传,以及许多毫无疑问更加隐蔽的方法,共产党表示他们欢迎来自国统区的知识分子。不仅如此,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印证了他们的承诺。来自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能在解放区免费住宿和学习,有时甚至能领到免费的衣物、毛毯和其他生活必需品。[60]

1946年5月,延安电台声称,华中、华北的大学和中学虽然不是学习的理想场所,但已经有数千名学生从上海、北平、天津和其他国民党控制的城市来到了这里。据说超过300名学生从北平和天津来到张家口的华北联合大学。日本投降后,几百名学生离开上海,来到苏北的共产党学校上课。他们中的许多人是因为对中央政府对留在日占区的所谓“傀儡学生”的歧视政策极度失望,才来到解放区。[61]到1946年8月,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总共建立了14所大学和技术学校,学生总人数达到了6225名,其中许多人都来自国民党统治区。[62]共产党积极鼓励国统区的教授和讲师前往解放区,并让他们在解放区的学校中担任行政和学术职务。

然而,直到1947年底,在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一场广泛的克服“左”倾错误的运动之前,共产党试图团结和再教育知识分子的做法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担心。1948年1月,正是在这一时期反“左”倾运动的背景下,毛泽东发表了他反对对知识分子采取“冒险政策”的讲话。这场运动的目的是纠正土地改革运动以及新的城市政策中的某些问题。[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