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莫斯科战役:经受住了考验(第3/6页)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Имя твоёнеизвестно,подвиг твой бессмертен)

这位无名战士原来葬在莫斯科一列宁格勒公路40公里处的战士群墓(братская могила,字面意思“兄弟墓”),1966年为纪念莫斯科保卫战25周年迁葬到莫斯科。战士群墓所在地是当年鏖战最激烈的地方之一,1974年也建了莫斯科保卫者纪念碑,是一座由三柄“刺刀”(寓意保卫莫斯科的三大方面军)组成的方尖碑,俗称“刺刀碑”,建在高27米、安息着数百名莫斯科保卫者的“光荣冢”上,碑面也有铭文:

祖囯母亲绝不会忘记自己的儿子(Никогда Родина-матъ не забудет своих сыновей)

和1812年抗击拿破仑的情况类似,1941年“老天爷”似乎也萌发了正义感,有意和侵略者过不去。“泥季”之后俄罗斯的冬天便正式来临,莫斯科最低气温降到零下44摄氏度,创半个世纪最低纪录。发动对苏联入侵之前希特勒显然被他在波兰、法国的迅速获胜冲昏了头脑,对形势做了完全错误的估计,认为可以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完全没有做冬季作战的准备。这样,当严寒降临的时候,德军连最起码的冬装也极度匮乏,上报的冻伤人数超过13万,非战斗减员成为指挥官不得不面对的一大难题,还能作战的兵员战斗力也大打折扣。出现问题的还有武器装备,坦克等作战车辆都得预热很长时间才能发动起来。苏军还吸取此前与芬兰作战的教训,组建了滑雪部队,虽然只是骚扰性的小部队,一般仅为营级规模,但速度快、机动性强、目标小、隐蔽性强,很让德军头痛。

莫斯科战役期间,苏军在武器装备上开始有了重要进展,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有两项。

第一,1941年7月斯摩棱斯克战役中伊凡·弗列洛夫上尉(1905—1941)指挥的炮兵连首次使用82毫米火箭弹多管发射器(称БМ-8,БМ是“боевая машина”之略,意“战斗机器”),摧毁了德军一个坦克、装甲车集中地,效果不错。8月8日斯大林下令组建8个近卫炮兵团,大部分改用发射口径更大(132毫米)火箭弹的“БМ-13”,还组建了35个独立炮兵营、2个独立炮兵连。这种新式火炮虽然准确性较差,但杀伤力可观,一个“БМ-13”炮兵连可以在7~10秒钟内里把4.35吨高爆炸药倾泻到约40万平方米的目标上。另外,它还具有价格低廉、容易制造、可以安装在多种运载工具上、机动能力强的优点。红军战士非常喜欢它。那时,一首战前(1938年)为边防战士创作的歌曲,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1900—1973)作词、马特维·布兰特尔(1903—1990)作曲的《喀秋莎》正在战士中广为传唱,他们便称这种火箭发射器为“喀秋莎”。德国人则称它“斯大林管风琴”。

安装在苏联吉斯-6(ЗиС-6)卡车上的“喀秋莎”БМ-13火箭炮

第二,值得一提的是米哈伊尔·卡图科夫(1900-1976)指挥的红军第4坦克旅在莫斯科战役首次使用装备76毫米火炮的新型T-34坦克,其火力、装甲防护能力、机动性都大大优于德国坦克,当时担任德国第4集团军参谋长的君特,布鲁门特里特将军战后为美国战史研究提供资料时便说:

第一批俄国Τ-34型坦克在(莫斯科外围)维亚济马战役中出现。在1941年,那是最吓人的装甲战车。……需要一种口径至少75亳米的火炮来对付它,而这种火炮还有待制造。在凡雷雅,俄国坦克简直是径直穿过德国第七步兵师,冲进炮兵阵地,从火炮上开过去。

在莫斯科前线,许多德军高级将领不由得想起1812年的拿破仑来,布卢门特里特便在日记里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