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图哈切夫斯基案与苏联红军第一次“大清洗”

在联共(布)党和政府高层之外,红军也是“大清洗”的重灾区。

1917年4月14日,布尔什维克莫斯科市委首先决定建立“赤卫队”。接着圣彼得堡、基辅、哈尔科夫、萨马拉、敖德萨、下诺夫哥罗德、塔林等城市也都建立了赤卫队。那是一种准军事组织,由工人、农民、哥萨克、士兵和水兵等志愿人员组成。

从这两张老照片不难看出,赤卫队人员组成都很复杂,不但有工人、市民,还有沙俄军队的军官、士兵和水兵,甚至还有显然未成年的少年,所持武器也五花八门。

1917年,赤卫队武尔坎工厂分队

1917—1918年,车里雅宾斯克赤卫队。注意后排最右显然是未成年的少年。

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守卫斯莫尔尼宫的赤卫队

十月革命爆发前,俄罗斯各地赤卫队已经发展到超过20万人,其中彼得堡和莫斯科两地各约3万人。彼得堡赤卫队领导人是康斯坦丁·尤列涅夫(1888——1938),十月革命后转入外交界,先后担任苏联驻多个国家的全权代表,包括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伊朗(当时还叫波斯)、奧地利、日本和德国。但这个出生在铁路巡道工家庭的老布尔什维克在“大清洗”中也未能幸免,1937年9月23日被捕,1938年8月1日被处死,1956年平反恢复名誉。

十月革命是一次城市武装起义,赤卫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月革命后及内战初期,它们又起到警察和军队的作用,因为新成立的苏俄人民委员会虽然设有陆海军人民委员部,由尼古拉·克雷连科(1885—1938)、弗拉基米尔·安东诺夫-奥弗森科(1883—1938)和巴维尔·德边科(1889—1938)三人负责,但并无正规军队。

然而,各地建立的赤卫队没有全国性的统一组织、领导和指挥,当“白军”发动反对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内战,英、法、日、美、波兰等14个国家发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时,它就担当不起只有正规军才能担当的任务了。因此,苏俄人民委员会1918年1月28日决定建立正式军队,全称“工农红军”,通常只称“红军”。这个名宇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46年2月25日才改称“苏军”。

红军初建时只有20余万人,内战中迅速发展壮大,1920年达到约55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队。内战期间及内战结束后很多年都没有实行军衔制,但仍有表明职务的肩章和领章。共同标志是中心为镰刀斧头的红五星,班长、排长助理、司务长另加1~3个三角形符号,排长至团长另加1~4个方形符号,旅长以上另加1~4个菱形符号。

工农红军建军初期,列宁(站立者前排中央)、托洛茨基与红军指战员。列宁身后是伏罗希洛夫,但并无斯大林的身影。

1935年11月20日苏联决定实行军衔制,但为了与沙俄及其他“旧制度国家”相区别,对于将官没有采用传统的军衔用语,而是以首字母缩略词方式新创独有的军衔。不过元帅、校官和尉官仍然采用传统术语,例如Мáршал(元帅)、полкóвник(上校)、майор(少校)、капитан(上尉)、лейтенáнт(中尉)。最高军衔为“Мáршал Совéтского ”(苏联元帅),以下依次是:

“一级集团军司令员”。“командарм”是个组合词,由“командир”(司令员)和“армии”(集团军)组成,标识为四个菱形符号再加一颗星形符号。“一级集团军”(армии 1-горанга)是内战时期红军最大建制单位,约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的“方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