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老办法屡试不爽:胡萝卜加大棒

希特勒回到柏林以后仅仅两周,1940年7月19日,便对德军将领大赏“胡萝卜”,一次就将12名将军晋升为元帅,15名将领(陆军10名,空军5名)晋升为大将(Generaloberst,四星将军),其余军官自然也各有升赏。12名晋升元帅的将军是:

卡尔·冯·伦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rd von Rundstedt,1875—1953),这批德国将领中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一个,纳粹上台时已经是步兵上将,1938年3月1日晋升大将。

威廉·冯·里布(Wilhelm Ritter von Leeb,1876—1956),纳粹上台时为中将,1934年1月1日晋升炮兵上将,1939年11月1日晋升大将。

费多尔·冯·博克(Fedor von Bock,1880—1945),纳粹上台时为中将,1935年3月1日晋升步兵上将,1938年3月15日晋升大将。

西格蒙特·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1880—1971),纳粹上台时为中将,1935年10月1日晋升步兵上将,1939年4月20日晋升大将。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1881—1948),纳粹上台时为少将,1933年10月1日晋升中将,1936年4月20日晋升炮兵上将,1938年2月4日晋升大将并被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君特·冯·克鲁格(Günther von Kluge,1882—1944),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时为上校,但2月1日即晋升少将,1934年4月1日晋升中将,1936年8月1日晋升炮兵上将,1939年10月1日晋升大将。

埃尔文·冯·维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1881—1944),纳粹上台时为上校,1934年晋升少将,1935年晋升中将,1936年晋升步兵上将,1939年9月晋升大将。

威廉·凯特尔(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1882—1946),纳粹上台时为上校,1934年4月1日晋升少将,1936年1月1日晋升中将,1936年8月1日晋升炮兵上将,1938年11月1日晋升大将。

瓦尔特·冯·赖歇瑙(Walter Karl Ernst August von Reichenau,1884—1942),纳粹上台时为上校,1934年2月1日晋升少将,1935年10月1日晋升中将,1936年10月1日晋升步兵上将,1939年10月1日晋升大将。三次晋升都在10月1日,那一天成了他这个1932年就加入纳粹党的普鲁士军人的“吉日”。

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1885—1953),纳粹上台时为中校,1933年8月1日晋升上校,1935年10月1日晋升少将,1937年4月1日晋升空军上将。

阿尔贝特·凯塞林(Albert Kesselring,1885—1960),纳粹上台时为中校,1933年10月晋升上校,1934年晋升少将,1936年晋升中将并任空军参谋长,1938年10月1日晋升空军上将。

艾尔哈德·米尔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1892—1972),12人中最年轻的一个,这时刚48岁。他的情况十分特殊,需要说一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2岁的米尔希以炮兵少尉身份参战,后来成为侦察机飞行员,还当过战斗机中队长。战后转入民航业,1926年参与创建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并担任其首任总经理。1933年纳粹上台,戈林当上帝国航空部长,打着发展民航的幌子重建德国空军,亟须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看中米尔希,劝说他加入纳粹党,成为自己的重要助手,负责飞机的研制、生产。“一战”结束时米尔希的军衔只是上尉,这时(1933年10月28日)却给了他上校军衔。接着,1934年3月24日晋升少将,1935年3月28日晋升中将,1936年4月20日晋升空军上将,1938年11月1日晋升大将。

尤其特别的是,米尔希的父亲是一个犹太人,按照纳粹1935年《纽伦堡法》,他应该算“半犹太人”,但戈林却声称他父亲不是犹太药剂师安东·米尔希而是一个名叫卡尔·布劳尔的雅利安人,还专门发给米尔希一纸“德意志血统证书”。戈林有一句名言:“在德国空军,谁是犹太人我说了算。”

就在晋升12位将军为元帅这一天,纳粹将其第二号人物赫尔曼·戈林晋升为“帝国元帅”,并且恢复设置“大十字勋章”,不过到战争结束也只授给了戈林一个人。希特勒自己,始终只佩戴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得到的铁十字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