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进军莱茵兰:摸到英、法“底牌”

如果说普鲁士军人们第一次与希特勒合作(重整军备)是因为有共同的目标,即反对强加于德国,使德国人感到屈辱的《凡尔赛条约》,那么他们第二次听从希特勒的指挥,就是因为那个“奥地利下士”确实显示了高人一筹之处。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936年3月7日凌晨,一支人数不多,实际上只有象征意义的德国军队越过莱茵河,进驻按《凡尔赛和约》不准德国驻军的西岸地带,也就是一般所称的莱茵兰(Rhineland)。如果从上台算起,“养兵”也就刚够“千日”,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用兵”了。当他决定这样做的时候,大多数德军将领认为太冒险,法国军队会把这少得可怜的军队彻底消灭。但是,法国政府,尤其是法国军方对这件事的反应却出乎意料地“冷静”,只集中13个师来加强他们的马其诺防线,并没有派出一兵一卒进行哪怕是象征性的干预。在下达出兵命令的时候国防部长布隆别格曾经色厉内荏地扬言,如果法国采取行动,他将保留军事上采取“反措施”的权利,后来人们才知道那“反措施”预案竟是赶紧撤回越过莱茵河的三个营!

不但普鲁士将军们当时非常紧张,就连希特勒自己,后来也对一个译员说:

进军莱茵兰之后的48小时,是我一生中神经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开进莱茵兰,我们就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手中可资利用的那一点军事力量,即使是用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

在德军违反《凡尔赛和约》进驻莱茵兰四天以后,3月11日,法国外交部长飞赴伦敦寻求英国的支持,表示法国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但是英国政府没有答应。一位英国官员说:“德国人终究不过是进入他们自己的后院而已。”英国不支持,法国也就没有采取行动。这样,这个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在巴黎和伦敦只引起了一阵哄乱,很快就重归平静。

大多数德国军官都积极支持希特勒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重整军备,但却并不赞成他贸然使用武力。不赞成的理由各种各样,作为军人,许多人自然是从军事角度考虑的,认为德国还不具备打赢那样一场战争的实力。在军事问题上,人们恐怕没有理由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只当过传令兵的希特勒会比以路德维希·贝克将军(Ludwig August Theodor Beck,1880—1944)为首的陆军总参谋部更高明。但是,进军莱茵兰这一事实却给人们开了一个大玩笑,证明“下士”是对的,将军们错了。

进军莱茵兰的成功,使希特勒声誉大增,1938年1月,他对德国国防军动了第一次“大手术”。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召集纳粹德国军事和外交最高官员开会,时任希特勒军事副官的弗里德里希·霍斯巴赫上校(Friedrich Wilhelm Ludwig Hoβbach,1894—1980)所作会议纪要被保存下来,称《霍斯巴赫纪要》,成为现在人们了解那次重要会议的宝贵资料。与会者有外交部长康斯坦丁·冯·纽赖特(Konstantin Freiherr von Neurath,1873—1956)、战争部长(Reichskriegsminister,1935年以前称国防部长)布隆别格、陆军总司令维尔纳·冯·弗里茨(Werner Thomas Ludwig Freiherr von Fritsch,1880—1939)、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1876—1960)和空军总司令戈林。希特勒在会上提出,要在不远的将来(大约5年),在法国、英国还没有在军备竞赛中领先之前,在中东欧地区发动一系列局部战争,为德国夺取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并且为可能发生的与法国、英国的战争做好准备。

纽赖特、布隆别格和弗里茨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觉得他的主张太冒险,德国的重新武装尚在进行中,军队还不够强大。他们认为,如果对东欧动武,必将引发与法国的战争,因为法国和波兰、捷克等国都签订有同盟条约。而且,英国也会参战,那就不再是局部战争而将是一场全面战争。戈林和雷德尔支持希特勒的意见,这里面有复杂的原因。戈林早就想取代布隆别格,由自己来当战争部长。雷德尔则一直抱怨海军建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反映出德国军队内部海、空军与陆军之间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