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3/10页)

普律尼科司观点的缺陷在于,雅典人遵从了他的建议,就永远不能确认自己有无能力与敌交战。斯巴达人完全可以拒绝海战,而派遣军队在陆路行动;即便他们选择走海路,也可以避开雅典海军,煽动更多叛乱。雅典人迫使敌人在海上与其交锋的最大希望在于,用一支表面上处于弱势的舰队引诱敌人进攻。普律尼科司若是没有摈弃机遇,就有可能迫使泰里蒙涅斯为了挽救米利都而在海上与雅典人交战。雅典人若是留在米利都作战,整个战争的轨迹都可能发生变化。雅典人的撤退不仅给了叛军喘息之机和新的希望,在国内还使十位贤哲的温和民主制政权失去了一次胜利。若是有了这次胜利,民主制政权就能获得莫大的威望和公信力,雅典也就能抵御正在酝酿的寡头派阴谋。

斯巴达人目前在海上占据数量优势,他们可以用舰队解除雅典人对希俄斯岛的围困,而希俄斯岛是伊奥尼亚叛乱的关键所在,也是通往赫勒斯滂海峡的战略要地。但是,斯巴达人动作太慢了。他们仍然害怕在宽阔海域与雅典海军对抗,并且缺乏有经验和有才干的领导人。他们承担的与波斯人合作的义务也很有问题,因为他们与波斯人各自心怀鬼胎,目标不一致,必然导致延误与迟滞。

亚西比德投奔波斯人

在伊阿苏斯攻击阿摩基斯之后,泰里蒙涅斯回到了米利都。斯巴达海军司令阿斯泰奥库斯还在希俄斯岛,他和他的舰队之间被萨摩斯岛的雅典舰队阻隔。大约在前412年11月初,提萨弗涅斯来到米利都,带来了他承诺的军饷:每名水手日薪1阿提卡德拉克马,发放一个月的薪水。但他宣布,他将来只会付这个标准的一半。脾气火爆的叙拉古指挥官赫莫克拉提斯迫使他做了妥协,将未来的军饷标准提高了一点点。

亚西比德没有参加这些讨论,因为在米利都战役之后他又一次改换阵营,离开了斯巴达人,投奔提萨弗涅斯。“在卡尔基丢斯死亡和米利都战役之后”(8.45.1),伯罗奔尼撒人普遍对他产生了猜忌。这位雅典变节者曾与卡尔基丢斯紧密合作,但卡尔基丢斯在一次袭击中阵亡,于是亚西比德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支持者。大约同一时期,恩狄乌斯的监察官任期结束了,于是亚西比德在最需要靠山的时候失去了另一位位高权重的朋友,此时“他是阿基斯二世的私敌,而且由于别的原因,得不到斯巴达人的信任”(8.45.1)。他的出身、个性和履历一直让斯巴达人对他抱有怀疑,但古代作家没有解释为什么在伊奥尼亚的伯罗奔尼撒人突然相信他参与了叛变阴谋,并敦促给海军司令阿斯泰奥库斯送信,让他杀掉亚西比德。

原因或许是亚西比德在斯巴达鼓吹的计划失败了。雅典人似乎很快就镇压了帝国境内的叛乱;希俄斯岛不再是叛乱的中心和策源地,而是遭到围困并消耗着伯罗奔尼撒联盟的资源。亚西比德似乎还说服了斯巴达人与波斯合作。波斯人承诺向斯巴达军队支付军饷,但拖了很久才支付,如今还打算削减军饷。在亚西比德的建议下,卡尔基丢斯与波斯人缔结了对斯巴达不利且似乎认可大流士二世奴役希腊人的条约。在米利都,雅典人在一场陆战中击败了伯罗奔尼撒人,提萨弗涅斯的雇佣兵在此役中没有给伯罗奔尼撒人带来多少益处。提萨弗涅斯利用泰里蒙涅斯指挥的伯罗奔尼撒军队,不是为了打败雅典人,而是为了攻击阿摩基斯和伊阿苏斯。

亚西比德可能是在得知要求处死他的信件之后改换阵营的,所以当提萨弗涅斯于11月初到米利都时,亚西比德应当已经在他麾下有几周了。修昔底德说,亚西比德成了总督“大小事务的顾问”,提萨弗涅斯“对他十分信任”(8.45.2;46.5)。但这个波斯人自己也是个非常精明世故的家伙,他接纳了这个两次变节的逃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