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1914(第2/9页)

法国北部和比利时地区要塞遍布。从战略角度考虑,它们一般都建在侵略军必须要跨过的众多河流的对岸,尤其是在法德之间那条漫长曲折的默兹河上。那些要塞的名字,比如列日、那慕尔、莫伯日、迪南、凡尔登、图勒和安特卫普等,一再出现在军事史中,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这些要塞造价昂贵,一般都设有数千门大炮。在19世纪80年代,各国对它们进行过现代化改造,建造原则是要有一个十分强大的堡垒,四周围着一圈碉堡,以使敌军的火炮射程在中心堡垒之外。在19世纪90年代,火炮的射程变得更远、炮弹变得更重。如果要使要塞继续发挥效力,就必须建造更多碉堡和更精细的防御工事,当时通常都用混凝土进行建造。但到了1914年,还是火炮赢得了胜利。重型榴弹炮能够发射射程在10英里左右的烈性炸药,而要塞是非常明显的攻击目标——成了防御者的牢笼。如果他们刚好在碉堡外的土地上挖了一个不易辨识的洞穴,那样,他们的境况会好一些。虽然泥土的预应力很差,但它会比混凝土更轻易吸收烈性炸药释放的能量。在1914年的战斗中,所有被攻击的要塞都很快就陷落了。位于德国与比利时边境上的列日,只坚守了两天。

对骑兵抱有的幻想也破灭了,虽然不像要塞被攻破这样迅速。在克里米亚战争[40]中,英军的轻骑旅冲击俄军炮兵阵地,至少还能够攻击到那些大炮。而在1914年,这已不再有任何可能。一名步兵手持步枪,能够击倒一英里外的战马,可火炮的破坏性要大得多,射程已达3英里。不过,在空旷地带,骑兵还是能够发挥作用,能够发现敌人的位置。在这方面还没有其他重要的替代方法,因为内燃机还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有50辆德国运货汽车翻越山路崎岖的阿登高原,结果几乎全都坏掉了。但战马每天要吃掉10公斤草料,这对后勤供应提出了巨大要求,同时这也正是步兵在补给方面所遭遇的困难。西线的战争就是以法国的重骑兵师和德国的长枪骑兵师炫耀军靴、马鞍和军号开始的。奥匈帝国的军队使用的马鞍,本来是给骑士们设计得十分完美的工具。但天气炎热,马匹又都是从百姓手里征用而来的,漂亮的马鞍摩擦着这些瘦弱动物的背部。给马匹造成了伤害,这使得从突袭进入俄罗斯领土而后返回的法国重骑兵,不得不步行。俄国骑兵对东普鲁士地区进行侦察,也由于粮草不足不得不立刻后撤,而年迈的纳希切万[41]可汗,这位得到沙皇重视的鞑靼骑兵团成员之一(政府感谢了鞑靼骑兵,是因为他们镇压了1905年发生在敖德萨的革命性动乱),还由于标枪的原因没能骑上马。

欧洲人记忆中的战争都是短暂的——尤其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他们没有关注持续时间长且十分血腥的美国内战。因此,每个大国都想发动进攻,德国人最先启动战争计划。他们遵循“施里芬计划”,穿过比利时,在西线发起大规模进攻。该计划认为德军的右翼向巴黎西北方向移动,而法国人重兵防御东部边界,也许他们会试图入侵南德地区。施里芬希望,法国人会中圈套,尽管他在1905年时也警告过,除非德军远比法军强大,否则计划不宜实施。在1914年,德军有170万人。法军有200万人,外加10万英国军人和比利时军人。但总体来说,德国人做了更好的准备。法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年轻人的吃穿耗费了大部分军事预算,那么,留给强化训练长期服役士兵、军士抑或购买复杂设备的资金就不多了。法国人把征兵作为一种灌输共和国民族主义的工具,但这个国家的人口几乎一半是农民,而且相当常见的是,他们甚至不会讲纯正的法语。可以说,法国军队征召每一个人,甚至是僧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