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争的起因。爱皮丹努斯事件。波提狄亚事件。(第2/13页)

27 科林斯人在获悉爱皮丹努斯遭到围攻的情报之后,便集结了一支军队,并要求志愿者前往爱皮丹努斯的殖民地定居,宣布凡自愿前往的人均可保有完全的政治平等;凡不准备马上前去的,只需缴纳50科林斯德拉克玛[8]的款项,不必离开科林斯而仍可在殖民地享有一份权利。很多人对此作出响应,有些人愿意马上前去,有些人缴纳了应缴的款项。[2]他们请各城邦派遣舰船护送,以防科基拉人在途中阻挠。麦加拉准备派8艘舰船一同前往,基法伦尼亚的帕列提供4艘,爱皮道鲁斯提供5艘,赫尔米奥涅提供1艘,特洛伊曾提供2艘,琉卡斯提供10艘,安布拉基亚提供8艘。他们请求底比斯人和弗琉斯人提供资金,请求爱利斯提供金钱和船体[9]。科林斯人自己装备了30艘舰船和3000名重装步兵。

28 科基拉人得知这些备战的消息后,便派遣本邦使者,并且说服拉栖代梦和西基昂的使者一起来到科林斯,他们要求科林斯召回其驻军和移民,因为科林斯和爱皮丹努斯毫无关系。[2]但是,如果科林斯人提出要求的话,他们愿意接受伯罗奔尼撒诸邦的仲裁,通过相互协商,由仲裁者裁定这个殖民地的归属。他们还愿意就此事询问德尔斐的神谕。[3]但是,如果科林斯果真要挑起战争,而战争又是不可避免的话,那么,为了自卫,他们甚至可以放弃那些可以提供援助的老关系,不得不转向他们本不想去的地方寻找盟友。[10]

[4]科林斯人的答复如下:如果他们从爱皮丹努斯撤走他们的舰队和异邦的军队的话,举行谈判是可能的;但是在城市仍被围攻的情况下,要提交仲裁,那是很荒谬的。[5]科基拉人又反驳说,如果科林斯人从爱皮丹努斯撤走他们的军队,那么他们也将撤走。或者,他们准备签订停战和约,让双方保持现状,直到仲裁结果宣布为止。

29 这些建议都被科林斯人拒绝了。当他们的船员配备齐全,他们的同盟者都到来时,科林斯人派遣一名传令官[11]当着全军宣布开战。[12]于是,他们派遣75艘舰船和2000名重装步兵前往爱皮丹努斯同科基拉人作战。[2]舰队由培里卡斯之子阿里斯特乌斯、卡里阿斯之子卡里克拉特斯和提曼提斯之子提曼诺尔指挥。陆军由攸里提姆斯之子阿奇提姆斯和伊萨库斯之子伊萨奇达斯指挥。

[3]当他们航行到阿纳克托里昂境内的阿克兴(位于安布拉基亚湾入口处,这里有一座阿波罗神庙)时,科基拉人派出的传令官乘轻舟而来,警告他们不要进攻科基拉人。同时,科基拉人也正在配备船员,所有的舰船都准备投入战斗;他们在旧式船的底层安置新的横梁,使之适于航海。[4]传令官回来了,没有从科林斯人那里带回和平的答复。这时,他们的船员已配备完毕,派出80艘舰船(另有40艘在爱皮丹努斯)出海迎击敌人。他们排成横队,投入战斗。结果,科基拉获得决定性胜利,[5]摧毁科林斯人的15艘舰船。同一天,围攻爱皮丹努斯的军队迫使爱皮丹努斯投降。投降的条件是,除科林斯人以外的所有异邦人[13]将被卖为奴隶;沦为俘虏的科林斯人的命运将另行决定。

30 海战结束后,科基拉人在科基拉岛的琉金米海角竖立了一块胜利纪念碑。他们把科林斯人以外的俘虏统统杀死,科林斯人则依旧被幽囚着。[2]这次海战失败后,科林斯人和他们的同盟者返航回国,科基拉人完全控制了这一海域。[14]科基拉的舰队去往科林斯的殖民地琉卡斯,蹂躏其国土;他们还焚毁了爱利斯的海港基伦尼,因为他们曾为科林斯人提供舰船和金钱。[3]在这次战役后的大部分时间内,科基拉依然掌握着制海权,派遣舰队袭掠科林斯的同盟国。最后,在夏季即将结束的时候[15],科林斯人为同盟者所遭受的灾祸所激怒,他们派出海军和陆军,在阿克兴和泰斯普洛提斯境内的奇美里昂构筑要塞,用以保护琉卡斯和其他友好的城邦。[4]科基拉人方面也在琉金米部署了一个类似的阵地。双方没有任何行动,但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直到夏冬之交[16]的时候,双方的军队才各自返回本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