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两河之间(第5/11页)

“但是,这两座桥都将处在俄国人的炮火范围之内!”海因里希惊呼道,“这个计划太差劲了!”

将军指出了这个方案的缺点,而古德里安对其心知肚明。“您说得对。”他怯懦地承认了。布塞也不同意这个计划,他建议应该直接进攻俄国人的桥头堡。但是,希特勒不喜欢布塞的建议,他派克雷布斯将军去前线看看,从奥得河对岸发动一次进攻是否可行。克雷布斯报告说,可以试一试。于是,大家决定试试看。“现在我得去见阿道夫了。”古德里安讽刺地说。他建议海因里希跟他一起去向元首报告。

然而,海因里希却说,他属于集团军群:“我必须及时得知所发生的情况,但是却一点消息也没有。我的报告只是例行公事,而我却将为此浪费半天的时间。”

古德里安叹了口气。帝国总理府一定会非常喜欢海因里希的实用主义态度。“我会告诉希特勒,您正在了解情况。”他说道。

海因里希驱车前往普伦茨劳附近的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部。这里位于柏林东北方向约一百英里处。当他走进希姆莱的指挥所时,天几乎已经黑下来了。这是一座木制的单层建筑。半个小时过去了,他还在这里等着见党卫军全国领袖。最终,他要求马上被接见。于是,他被带进了一个简单但很有品位的大房间。在对着门的那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希特勒半身像,希姆莱就坐在底下的一张大办公桌前。这是两人初次会面。希姆莱礼貌地站了起来,这时,海因里希说:“我来接替您的维斯瓦河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

希姆莱伸出一只手,海因里希握了握。那手就像婴儿的手一般柔软。

“让我来给您讲讲,为了拖延苏联人的进攻,我们进行了哪些重大战役。”党卫军全国领袖开口说道,“我已经告诉一个速记员来做记录,地图也会有人送来的。”他叫来了埃伯哈德·金泽尔将军和汉斯·格奥尔格·埃斯曼上校,前者是事实上的参谋长,后者则是事实上的作战参谋。

希姆莱开始叙述他所取得的成绩。但是,由于他过分纠结于细节问题,以至于失去了理性的思维。金泽尔尴尬地站了起来。“我得去隔壁处理一项重要的工作。”说着他便走了。然后,埃斯曼也告辞了。希姆莱胡乱地唠叨了四十五分钟后,电话铃响了。他拿起听筒听了一会儿,然后默默地把它递给了海因里希。电话那端传来布塞将军的声音:“苏联人取得了一次突破,在屈斯特林以南扩大了他们的桥头堡。”

海因里希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希姆莱。希姆莱耸了耸肩膀说:“您是集团军群的新司令。该下什么命令由您来决定。”

“您有什么想法?”海因里希问布塞。

“我会尽快准备反攻,重新巩固屈斯特林周围的力量。”

“好的,一有机会我就会去见您,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前线的局势。”

海因里希挂了电话,这时,希姆莱说道:“我想告诉您一些私人的事情。”接着,他用一种搞阴谋似的语调说道,“过来,坐在我的身边,坐在这张沙发上。”他的语气让海因里希觉得非常奇怪。接下来,希姆莱透露了他同西方尝试性的接触。

海因里希立刻就明白了最近古德里安对他讲过的那番隐晦的话。于是,他说道:“不错,但是有什么合适的途径吗?我们又怎样找到这些途径呢?”

“通过一个中立国。”希姆莱神秘地答道。他紧张地环顾了一下四周,要海因里希发誓保密。

次日上午,海因里希视察了他的集团军群北面的一半。这些部队由曼托菲尔的第三装甲集团军保护。在曼托菲尔的防线与奥得河之间,有一片沼泽地。看来,苏联人最不可能把主攻目标放在这里。接着,海因里希驱车向南边的法兰克福驶去。他穿过了第九集团军防守的前沿阵地。这里由布塞指挥。他曾任曼施泰因(2)的参谋长,可靠能干,在压力下非常冷静——很快便会需要这些品质,因为,朱可夫一定会从这里开刀,海因里希心想。夜幕降临之时,海因里希不仅将朱可夫可能进攻的地区限定在了法兰克福以西的一段二十五英里长的区域,还设计了一次防御。他将在与奥得河并行的一条小山脊上建立他的主要防线。这条山脊位于河西面约十英里处,再往前,一直到柏林,都没有任何理想的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