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为上帝的事业而战”(第4/8页)

希姆莱猛吸了一口气。“我绝不能接见任何一个犹太人!”他叫道,“要是被元首听说了,他会当场叫人把我枪毙!”但是,他已经做出了太多的让步,而且克尔斯滕还有一份希姆莱签了字的副本,在这份副本里,希姆莱许下了违抗元首的诺言。终于,希姆莱用微弱的声音表示了同意。

希特勒对他身边的这一系列阴谋心知肚明——其中有几个也许还是由他本人促成的。譬如,他知道里宾特洛甫在瑞典进行的谈判,也知道沃尔夫在意大利进行的谈判。他甚至知道希姆莱正在跟犹太人浪费时间。但是,希特勒允许这些人继续谈判,就好像这些谈判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如果一个谈判失败了,他就假装对此全然不知;如果成功了,他就坐享其成。

不过,毫无疑问,他知道,他最有能力的部长阿尔伯特·施佩尔一直强烈反对他提出的“焦土”政策。在3月8日的一份备忘录上,施佩尔本人再次大胆地批评了这一想法。

毋庸置疑,四到八个星期内,德国经济便将彻底崩溃……在此之后,即便从军事角度而言,战争也无法继续下去了……我们必须尽全力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哪怕是在最原始的层次……在战争的现阶段,我们没有任何权利进行那些可能会影响我国人民生存的破坏活动。如果我们的敌人想摧毁这个作战无比英勇的民族的话,那么,他们将会在历史上永远背负可耻的骂名。我们的责任是,使这个民族有一切的可能,在遥远的将来得到复兴……

作为建筑业的同僚,施佩尔一直受到希特勒的赏识;只有寥寥几人能像他那样得到希特勒施予的友善。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这些话才让希特勒大发雷霆。如果说希特勒曾经犹豫过是否要在德国实行“焦土”政策,那么,施佩尔的备忘录则促使他将其付诸行动。他召来施佩尔,非常激动地说:“如果战争失败,帝国便行将灭亡。这是不可避免的。没必要去担心德国人民继续原始生活的基本需求。恰恰相反,最好是由我们自己把这些东西破坏掉,因为这个民族将要证明它自己是个软弱的民族,而未来只属于那个强大的东方民族(俄国)。此外,战后幸存下来的人都是低等的,因为优秀的人都将死去。”

元首不容分说地把施佩尔打发走了,并向手下口授了施佩尔曾试图阻止的那道命令。他命令把德国所有的军事、工业、运输和交通设备统统毁掉,以免它们落入敌人之手。纳粹地方领袖和民防委员会将协助部队执行该命令。命令最后说道:“凡与本命令相悖的一切指示均属无效。”

自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希特勒就一直在做出各种类似的轻率而任性的决定;而自从“七·二〇”事件之后,他更是变得性情暴躁,顽固武断。他的许多顾问们沮丧地发现,现在,他对一个问题只提出唯一一个让人失望的解决办法,而不像以前那样有好几个选择。

不过,对他的司机肯普卡、他的仆人和秘书们,希特勒却继续表现得周到体贴,彬彬有礼。然而,即使是这些人也能看得出,他的压力越来越大。“所有人都在欺骗我。”他对他的一名秘书说,“我没有人可以信赖。他们都背叛了我。这使我很难过。要是没有忠诚的莫雷尔(给他服过大量药物的那名医生)的话,我肯定得完蛋——而那些白痴医生却想除掉他。要是没有莫雷尔,我会怎么样呢?这个问题他们根本就没考虑。假如我出了什么事,德国就没有领袖了。我没有接班人。第一个,赫斯,疯了;第二个,戈林,失去了人民的同情;而第三个,希姆莱,肯定会被党拒绝。”

他为在饭桌上谈论政治而表示歉意。接着,他又说:“你们再绞尽脑汁想想吧,告诉我,谁能做我的接班人。我一再地问自己这个问题,可是一直也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