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6月28日:黑手降临(第2/7页)

然而,在波斯尼亚这个混乱的边境省份,维也纳的规矩可以被抛在脑后。斐迪南大公夫妻在萨拉热窝市可以像皇室夫妇一样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将是一段珍贵的体验,他俩尽情享受度假的乐趣,就像是一对来自小城市的小夫妻在结婚多年后终于有机会度假那样快活。他俩住在附近的海景度假城拜德伊丽兹(Bad Ilidz),周六去了该城的古玩市场,周日先在所住的旅馆的临时小礼拜堂里做弥撒,然后,大公给3个孩子索菲、马克、厄恩斯特发了一封电报:“妈妈、爸爸感觉挺好,盼望下星期二回家。”

这是一个灿烂的早晨,雨下了一周后终于停止了,空气略带寒意却十分清新。沿街站满了人,有的人在欢呼,另有一些人则在沉默中观望。索菲和大公乘坐一辆敞篷轿车驶向市政厅,索菲坐在大公的旁边。从外表看,他俩不像是皇室成员,而更像是喜剧演员:这是一对胖墩墩的中年夫妇,斐迪南大公戴着一顶被装饰得略显滑稽的头盔,穿着一件被他的硕大身躯撑得紧绷绷的陆军元帅制服;长着圆滚滚胖脸的索菲,戴着一个宽大的无边女帽,兴高采烈地笑着,虽然轿车还在行驶中,但她仍然手持一把举过头顶的小阳伞。

忽然,听到一声刺耳的爆裂声:警察后来断定,那爆裂声是因为一枚塞尔维亚人制造的袖珍炸弹内的雷管撞击街灯柱所致。有人看见一个黑色的小物体飞过天空,它是一枚从人群里投掷出的炸弹。这枚炸弹朝着目标飞去,但是开轿车的皇家司机看见飞过来的物体,迅速给轿车加速,所以炸弹在斐迪南大公夫妻身后不远处落下。斐迪南大公也看见了那枚炸弹,他挥手挡了一下,炸弹又向后多飞了一段距离。他们乘坐的轿车加速开走后,炸弹爆炸了,发出一阵砸碎东西般的破碎声,炸坏了后面一辆轿车,炸伤了几个人。一块微小的弹片擦破了索菲的颈部。

那天,在车队途经的人群中,一共有6个年轻刺客,他们都来到萨拉热窝,目的就是要刺杀斐迪南大公。他们中的5个人(包括投掷炸弹的人在内),是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年龄均是十几岁,他们在波斯尼亚生长,但祖籍是塞尔维亚。这5个人都患有肺结核病,这个巧合十分令人好奇。他们都是波斯尼亚青年会的成员,这是一个激进的爱国组织,与波斯尼亚青年会有联系并给予资助的是另一个极为秘密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组织,该组织的正式名称是“统一或死亡会”(Union or Death),内部成员自称是“黑手会”。黑手会开始活动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但是奥匈帝国的情报部门却不知道它的存在。黑手会的目的就是要扩大塞尔维亚王国,当时的塞尔维亚王国毗邻波斯尼亚,虽说国土不大,但野心勃勃,黑手会希望把巴尔干半岛上的所有塞尔维亚人都团结起来。黑手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大塞尔维亚王国,而波斯尼亚将成为新王国的一部分。黑手会的成员准备用恐怖手段实现其最终目标。参加6月28日刺杀活动的成员,在边境另一边的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集合,带着炸弹和比利时左轮手枪,在斐迪南大公抵达萨拉热窝市之前就已经潜入该市埋伏起来。

对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来说,挑选6月28日访问波斯尼亚是愚蠢的。这一天是圣维特日(St. Vitus Day),塞尔维亚人哀悼这个节日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1389年6月28日,在中世纪鼎盛一时的塞尔维亚王国被奥斯曼帝国在科索沃战役中打败,战场就在布来克伯德的田野之中。塞尔维亚军队不仅被击败,而且被大规模地屠杀。不久之后,塞尔维亚王国不复存在。从此,塞尔维亚人成为土耳其征服者的臣民,也就是奴隶。1912年,土耳其人被赶出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人报了科索沃之仇。然而,塞尔维亚人并没有忘记6月28日这一天,特别是此时还有许多塞尔维亚人仍然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没有哪一天比6月28日的圣维特日更适合打击压迫者了——在土耳其人离开塞尔维亚人视野后,就意味着被打击的目标变成了哈布斯堡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