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军事政策或战争哲学(第4/9页)

请原谅我没有得出彻底的结论,因为我不能再谈更多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了,这不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的地位,也不允许我再涉及这个领域。我只能为政界要人提出一些思考,供他们借鉴。我再强调一次,我只想揭示一些关于战争艺术的真理,仅此而已。

长期的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战斗力尤为重要,因为它容易在和平时期减弱。关于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军队的士气,经常举行大规模的实战演习。尽管这种演习与真实的战争还有一定差距,但它是最有效地训练军队、准备战争的方法。为弘扬军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应该经常令其参加一些益于国防的劳动。

将军队分散,令其作为守备部队分驻各地,是一种极坏的制度,俄国和普鲁士都是按师、军固定建制编组,集中驻防,虽然比团好,但也好不到哪儿去。一般而言,俄国军队在很多方面都堪称军队典范,虽然它的很多制度不适用于他国军队,但它也不失为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关于奖励和晋升,资历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功绩的重要性。我认为,每一次晋升,应有四分之三的军官按资历晋级,四分之一的军官应该以个人才能和勤奋程度为晋升原则。在战时,资历晋升应该尽量停止,要将名额分给能力突出、战功卓越者。

武器装备是可以增加胜利机会的,但是仅仅依靠武器无法赢得胜利,武器的优势只能促进胜利。我还记忆犹新,在艾劳和马伦戈,法国人因缺乏炮兵吃尽了苦头;法国重骑兵因为胸甲而获得多次胜利;还有成千上万的枪骑兵觉得长矛不如马刀方便而丧生。

武器的发展日新月异。积极主动发展武器的国家,可以保持巨大的优势。攻防武器的研发都需要得到政府的重视。

近二十年来,军队组织、武器、战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唯一不变的只有战略。从西庇阿和恺撒,到腓特烈、彼得大帝和拿破仑,战略是不变的,它不受自然条件、武器性质、军队编制的影响。

武器的发展速度惊人,武器可能成百倍地增加死伤的人数。如果世界各国不举行会议,限制毁灭性武器的研发,那么人们只能以最快的速度来摧毁这些武器,否则,步兵可能还未到达阵地就已经被歼灭。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杀人火器的发展,拿破仑经常采用的纵深战斗队形,是否还能继续坚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其他章节中详细阐述。

一个英明政府应采取的基本军事政策的要点如下。

1.国家元首必须既受过政治教育,又受过军事教育。找到精明的行政官员很容易,找到军事家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他必须成为这样的军事家。

2.如果国王不能亲自统率军队,那么他应该委托一位最有才干的将军负责维护国家的安全。

3.常备军应该随时可以作战,必要时,它还要能利用后备队扩编,常备军训练和纪律都应该适应先进编制的要求。另外,军队的武器装备至少应该和邻国一样完善。

4.储备优良的、足够的物质资源。抛开不必要的民族自尊心,重视并借鉴邻国所采用和发明的一切有益物质。

5.保护和激励军事科学研究,给予研究者以荣誉和尊重,因为这是吸收人才的唯一方法。

6.总参谋部要倾力为战争做准备。资料室应备有大量战史资料,以及各种统计、地理、地形和战略等方面的文件,由专人保管,保证文件的机密性。

7.由最优秀的军官负责搜集邻国的军事地理和军事统计情况,了解敌人的作战物质能力和精神状态,判断敌我双方在战略上的优劣。此外,国家要对出色完成任务者进行嘉奖。

8.决定战争以后,起码要制定一个概略的计划,明确作战目标,明确作战基地的建立和物资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