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永无尽头的“持久自由”(第4/12页)

抵抗运动中的种种派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冲突反映出一个重要的事实,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富汗的社会经济变迁和国内潜在矛盾的表面化。对本身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地位感到不满的阿富汗各个阶层、民族,都企图借助抗苏战争的契机来宣泄自己的愤懑,用行动来争取在未来阿富汗政治结构中的地位。考虑到阿富汗各地区间社会经济联系的薄弱和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的鞭长莫及,中下阶层及宗教、民族少数派的崛起意味着阿富汗内部分裂因素的增长。一些西方人士甚至公开预言,阿富汗将会四分五裂:东南部普什图人地区将并入巴基斯坦,北部少数民族地区将分别与前苏联的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合并,西部则将并入伊朗。这一前景当然是国际社会不希望见到的。

苏联撤军后喀布尔政权的继续存在和抵抗运动内部的火拼使国际社会感到震惊。美国开始考虑采用非军事手段解决阿富汗问题。1989年6月,巴基斯坦总理贝·布托访美期间,双方确认继续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武器,同时提出应通过政治方式鼓励在阿富汗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和平的、不结盟的政府,以取代喀布尔现政权。这个方案实际上就是要求纳吉布拉把政权拱手让给“七党联盟”的临时政府。事实上,美国对“七党联盟”的运作方式也日益感到不满。

1989年9月3日,《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和巴基斯坦决定改变援助阿富汗游击队的方式,以鼓励抵抗运动中“不同的地区权力中心群体的增长”。9月8日,一名美国驻意大利高级外交官会晤了隐居罗马的阿富汗前国王查希尔,显示了美国政策的微妙变化。苏联也想尽办法要维持一个对苏友好的阿富汗政府。1989年12月,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也去罗马拜会了前国王查希尔,希望他出任阿富汗国家元首。就这样,在国际大潮和国内军事进攻失利的影响下,阿富汗游击队也开始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巩固内部团结。

1990年6月16日,以伊朗为基地的“八党联盟”与另一个抵抗组织合并为“伊斯兰统一党”。这背后的推手自然是伊朗政府,伊朗此举旨在促进什叶和逊尼两派组织的联合,为一个新的阿富汗联合政府打下基础。6月下旬至7月中旬,“伊斯兰统一党”代表团与“七党联盟”在白沙瓦举行了为期三周的会谈。由于在大选时间和临时政府内阁部长名额分配问题上分歧太大,会谈最终以失败告终。

面对外部形势,喀布尔政权也没有停止动作。1990年6月26日,在喀布尔召开了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纳吉布拉在大会上做报告,他承认人民民主党执政后由于对国内社会和国际形势缺乏全面了解,推行了一系列急躁冒进的政策,犯了错误。他承认苏军进入阿富汗不符合阿富汗民族的利益,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痛苦的一页。这次大会上,纳吉布拉把“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改组为“祖国党”,他继续当选为祖国党主席。这次大会上,与会代表有60%是激进的社会主义者,主张党的“伊斯兰化”和主张捍卫“四月革命”成果的两派之间爆发了激烈的辩论。纳吉布拉的全国和解政策在全党尤其是在“旗帜派”遭到很多人的反对。纳吉布拉为了安抚党内反对派,强调自己不会放弃“四月革命”后取得的成果,相反会竭力维护它,不会放弃一党专政,或者去和“反动的毛拉们”合作。

不过这些都无济于事,喀布尔政权正在走向崩溃,因为苏联渐渐无力继续向纳吉布拉提供支持了。苏军撤离阿富汗之初,苏联外交部还曾强硬地表示——苏联不会对威胁阿富汗独立的活动或在那个国家发生的杀戮坐视不顾。但苏联不久就发现,自己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