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帝国的辉煌(第3/7页)

1399年,帖木儿再次出征格鲁吉亚,一路攻入小亚细亚。西瓦思(即今土耳其锡瓦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后投降时,帖木儿下令将四千名阿尔明尼亚(即今亚美尼亚)士兵活埋,据说他还“让他的骑兵在妇女和儿童身上踩踏”。帖木儿此次出兵的直接目的是驱赶自己的宿敌、札剌亦儿王朝君主艾哈迈德,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却为艾哈迈德提供避难。1400年,帖木儿率大军横扫叙利亚,年底在大马士革城外击溃埃及军队;1401年初,帖木儿饱掠之后退出了大马士革。

这时,堪与帖木儿匹敌的对手终于出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一世从小亚细亚迷漫的硝烟中现身。他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的征服者,1396年9月25日,他在尼科波利斯(今保加利亚北部洛维奇大区的尼科波尔)附近一举击欧洲各国十字军骑士组成的联军,获得了“耶利迪里姆”(Yildirim),意即“闪电”的称号。他统治的奥斯曼帝国向东推进,吞并了安纳托利亚的一系列小邦,丢失了领地的酋长们纷纷去投靠帖木儿,招请这位同是突厥人的帖木儿大帝来干涉小亚细亚局势。自负的巴耶塞特一世有勇力挑战帖木儿的尊严,他收留了帖木儿的敌人——土库曼黑羊王朝的国王卡拉·优素福。帖木儿写信要求巴耶塞特一世交出艾哈迈德,这种违反穆斯林传统的行为遭到断然拒绝。巴耶塞特一世回信开头即骂道“让那头名叫帖木儿的贪狗知道”,这彻底激怒了帖木儿,两强之间的一场恶战不可避免。

1402年7月20日,帖木儿与巴耶塞特一世在安卡拉东北的奇布卡巴德爆发会战。双方参战兵力达100万人,帖木儿大军约60万人,人数占优势,还配有32头印度战象。早晨6时,双方列阵完毕。帖木儿大军有14万名轻重骑兵;重骑兵是主力,人马皆披铠甲,配备弓、战斧、长矛、弯刀;轻骑兵人马都没有甲胄,携带2—3张弓、3个巨大的箭袋和1把短弯刀。帖木儿把主力摆在两翼,布置了预备队。按照奥斯曼土耳其军队的习惯,巴耶塞特一世把军队分成三个部分,即左、中、右三个军团。

会战开始,奥斯曼军队左翼的塞尔维亚骑兵身披重铠,猛攻甲胄薄弱的帖木儿军队右翼。巴耶塞特一世怕中了帖木儿惯用的诱敌之计,命令塞尔维亚骑兵撤回。帖木儿军队随后反扑,攻入奥斯曼军队阵地。奥斯曼军队右翼是来自小亚细亚诸国的军队,看到自己的主人都在帖木儿麾下,纷纷倒戈投敌,帖木儿军队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战至下午,情况愈发紧张,巴耶塞特一世的儿子苏莱曼·查拉比放弃阵地逃之夭夭。左翼人数越战越少的塞尔维亚骑兵率先被兵力源源不断的帖木儿军队击溃,塞尔维亚的斯提芬公爵率余部撤出战斗。其时天气酷热,奥斯曼军队的饮水补给线被断,饥渴难耐,大势已去。巴耶塞特一世身边只剩下1万名杰尼萨里禁卫军,他们仍顽强抵抗直至黄昏。66岁的跛子帖木儿亲自投入战斗,率领骑兵发动了最后的冲锋。夕阳西下时,战事结束,杰尼萨里禁卫军死伤殆尽,巴耶塞特一世突围时坐骑中箭,落马被俘,只有斯提芬公爵率塞尔维亚骑兵余部突出重围。巴耶塞特一世被押至帖木儿的大帐,忍受战败的耻辱;他被囚禁起来,因自尊心受到致命打击而引发精神错乱,于第二年死去。

帖木儿继续向西掠取奥斯曼帝国的土地。1402年底,帖木儿攻占由圣约翰医院骑士团固守的士麦拿。守城的欧洲骑士全部被剑砍死,他们的首级被装上停泊在港口中的两艘欧洲船舶,抛入爱琴海。在当时的欧洲人看来,帖木儿的胜利“不但延缓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而且也暂时解除了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威胁。因此,欧洲人甚为欢迎帖木儿的胜利”。帖木儿的武功赫赫令欧洲人震惊,一如英国诗人克里斯托弗·马尔洛在《帖木儿大帝》中所写的那样:“从察合台汗国到帖木儿帝国,我们将你引进那威严的军帐营,你就会听到这位斯基泰人帖木儿,以惊人的言词恫吓全世界,用他的征服之剑去惩罚那些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