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不求决战的战区进攻(第2/2页)

当然,要进行这类战斗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胜利的希望很大;即使战斗失利,受到的损失也不会太大。当然,这种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有限的目标而进行的会战和那种由于精神上的软弱而没有利用胜利的会战是无法同等对待的。

三、上述目标除了第(4)项之外,其他目标大都可以不经过大的战斗就能够得到,而且进攻方为了达到这些目标也不希望进行大的战斗。

进攻方不经决定性战斗就获得达到目标的手段,都是以防御方在其战区内需要保护的全部利益为基础的。这些手段是:威胁防御方的交通线(不管是同给养来源地,如仓库、富庶的地区、水路等有联系的部分,还是同别的部队及重要地点,如桥梁、隘口等有联系的部分);攻占敌军不会夺回并可以给敌人造成困难的坚固阵地;占领大城市;富饶的地区和可能发生反抗的、不安定的地区、威胁弱小的同盟国等。

倘若进攻方确实可能切断防御方的交通线,而且防御方不得不付出极大代价方能恢复,如果进攻方可能攻占上述那些目标,那么防御方便会被迫放弃一些重要性较小的目标,退到后方或者侧方去攻占别的地区来掩护上述目标。

如此一来,某个地区、仓库与要塞便不再有掩护,而进攻方便可以趁机攻占地区和仓库,围攻要塞。这个时候,双方可能发生或大或小的战斗。但是,这并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人们并不能将它们当成目的,而只能是将它当成一种迫不得已的下策罢了。所以,战斗的规模和重要性往往不会超出规定的界限。

四、防御方威胁进攻方的交通线是防御的一种还击方式。在寻求大规模决战的战争中,该作战方式只会在进攻方的作战线很长时才出现,而且该作战方式较为适用。

在后一种场合,尽管进攻方的交通线很长的情况较少出现,但是,这时重要的并不是让进攻方在交通线上遭遇巨大的损失,而是只要让进攻方在给养方面发生困难,或者造成他的给养有所减少,通常就足以发挥作用。

倘若进攻方的交通线不长,那么防御方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对策,延长与进攻方在这个方面进行斗争的时间。因此,掩护战略侧翼是进攻方的一项重要任务。

倘若进攻方和防御方之间因为保护各自的侧翼和威胁对方侧翼而发生战斗,那么进攻方只能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来弥补自己所面临的不利条件。倘若进攻方尚有足够的力量和决心,对敌军大部队或者主力发起一次较为猛烈的攻击,那么让敌人面临同样的危险则是掩护己方侧翼的最好办法。

五、在这种战争中,进攻方比防御方具有一个更加有利的优势,即进攻方比防御方能更好地根据对方的企图和能力来判断对方。预见进攻方拥有多大的进取精神和胆量,要比预见防御方是否准备采取重大行动困难得多。事实上,选择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往往是没有什么积极意图的证明。

我们还应注意,大规模还击的准备跟一般的防御作战准备之间的差别,经常比怀有大意图的进攻准备和怀有小企图的进攻准备之间的差别要大得多。及至最后,防御方将不得不较早地采取措施。因此,进攻方就只能根据防御方的举措来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