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军事行动中的间歇(第2/3页)

第二个原因是人的认识和判断都是不完善的。这些在战争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因为人们总是难以每时每刻都确切地知道自己的情况,至于敌军的情况,由于是隐蔽的,所以只能凭借为数不多的材料加以揣测。

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事实上等待只对一方较为有利,可是双方却都认为对自己有利。这就出现了正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每方都认为等待另一个时刻是很明智的。

第三个原因是防御比较强有力。它犹如钟表里的制动装置一样,会让行动时时停下来。甲方也许觉得自己力量弱小无法进攻乙方,但我们不能因此得出结论,乙方拥有足够的力量来进攻甲方。

防御可以增强力量,因此,倘若一方放弃防御而采取进攻,那么他将失去这种力量,而将它转移给对方。较为形象地说,就是a+b和a-b的差等于2b。因此,双方会同时无力进攻,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

如此一来,人们就在为应对巨大危险的害怕和谨慎小心在军事艺术中找到了立足点,证明它们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抑制了战争所固有的暴烈性。

然而,这些原因尚不足以说明,为什么在过去那些并非因为重大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战争中会有较长时间的间歇。在这些战争中,90%的时间都是在无所作为中度过的。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一方的要求和另一方的状况与情绪对战争的影响所引发的,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

这一切或许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使战争变成了不伦不类的东西。这样的战争通常只是一种武装监视,或者只是让己方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后见机行事的一种缓和的行动,或者仅仅是为了声援谈判而摆出的威胁的姿态,或者只是出于同盟义务而勉强履行义务的行为。

在上述这些场合中,利益冲突不大,敌对因素不强,所以每一方都不愿意对对方采取过分的举动,也并不十分害怕对方。一句话,没有足够的利害关系迫使他们做出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敌我双方下的赌注一般较小,进而出现了温和的战争,而造成真正的战争所具有的仇恨情绪则被束缚着。

当然,战争越是如此不伦不类,偶然性就越多,而必然性则相应地减少,建立理论就越缺乏必需的根据和基础。

不过,就算在这样的战争中,才智也有用武之地。与其他战争相比,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更加多种多样,它的活动范围也许更为广泛,犹如赌金币的赌博变成了小买卖一样。

在这里,大部分的作战时间都花费在装模作样的小动作上,也就是半真半假的前哨战,丝毫没有消耗在长时间的部署以及为后人称颂的布阵上。然而,恰恰就在这里,一些理论家发现了真正的军事艺术。

他们从历朝历代的战争中所运用的虚刺、防刺、防右下刺和防左上刺中找到了所有理论研究的对象,他们发现智力比物质重要。他们认为最近发生的几次战争与野蛮的搏斗无异,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文明时代的退步。

这种观点毫无价值。在缺乏强大的力量和伟大的激情的地方,小聪明往往容易发挥作用。但是,统率庞大的军队作战,像在狂风骇浪中掌舵一样,难道不应该被当成一种更为高级的智力活动吗?

事实上,上面所说的击剑术式的作战方法只适用于对方的力量并不比我方强的情况。然而,我们能够知晓这种条件可以保持多久吗?难道法国革命不是在我们依旧幻想旧式作战方法时袭击我们,并将我们从夏龙赶到莫斯科的吗?难道腓特烈大帝不是正用类似的战术让墨守成规的奥地利人大吃一惊,并撼动了奥地利王朝吗?

在应对一个只接受内在力量限制而不受其他任何规则约束的野蛮的敌人时,如果一个政府采取不坚决的政策,而运用墨守成规的军事艺术,那就太可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