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骑绝杀 ——鱼雷艇文天祥中队击沉日军鸥号炮舰纪实

在整个抗战过程中,中国海军是最为悲壮的一个兵种。由于实力远逊于日军,在抗战胜利之时,中国海军几乎已经拼光了自己的全部舰艇。然而,众寡悬殊并不代表海军官兵缺乏与敌殊死一战的勇气。中国海军记载,1938年7月16日(一说14日),海军电雷学校文天祥中队奉命夜袭在湖口、彭泽江面的日军舰艇。是日,文93号鱼雷艇击伤日军中型舰艇一艘,自己也遭到日舰截击,经过苦斗带伤返回。文天祥中队指挥官刘功棣上尉等8人在作战中负伤(亦有资料称仅艇体中弹46处,却无人负伤,8人是艇上人数总和)。

1932年开始组建的电雷学校抗战前先后从英国进口CMB鱼雷快艇12艘组建“文天祥中队”、“史可法中队”和“颜杲卿中队”,每队四艘,是中国海军在长江上最活跃的鱼雷艇部队。它们装备的Thorncroft鱼雷艇排水量14吨,装备两条450毫米鱼雷,两挺机枪。中国海军的英制鱼雷快艇,虽然吨位小,但其40节的高速堪称中日两军之冠,是地地道道的长江轻骑。

南京失守时,该中队被截断在下游,奉电雷学校教育长欧阳格之命冒弹雨强行突破日军封锁线,抵达洞庭湖附近保存了下来。这次出击,终于奏功。

这次出击作战,在多处资料中都有记载。然而,由于当时难以查验日军的损失,出击的战果,始终难以得到确证。

然而,几年前笔者和一位台湾朋友在日本搜寻中国海军抗战史料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关于这则战斗的报道。按照日本战史学家福田三郎在《小舰艇战时损失研究》一文中的考证,这条被中国海军文93号鱼雷艇击伤的日本军舰,应该就是日本海军的鸥号布雷舰。只不过,这次战斗的战果并非击伤。此战,鸥号被炸成两截,尾段舰体沉没,前段舰体抢滩搁浅。按照国际海军作战的战果统计惯例,这是一个典型的击沉战例。

被击沉搁浅于彭泽宛家滩江段的鸥号,可以看到它被炸成孔雀开屏状的尾部。

鸥号炮舰

鸥舰属于日本海军燕级特别炮舰,1929年大阪铁工厂樱岛船社建造,标准排水量45 0吨,满载排水量512吨,装备80毫米炮,40毫米炮各一门,13毫米机枪两挺,可载水雷120枚,并有敷设及扫雷装备。最初设计用来担任军港防潜任务,因日本海军针对《华盛顿海军条约》宣传上竭力隐瞒实力,这型舰一度对外称作“反潜敷设艇”。但根据国际上三百吨以上为舰的标准,称其为艇并不贴切。实际上该舰由于舰内空间大,设计上体现了多面手的特点,可以承担反潜、扫雷、布雷、布缆、对岸炮击等多项任务。对华战争爆发之后,日本海军看重其功能全面、马力大、吃水浅的特点,将其从佐世保镇守府调入侵华舰队,投入对中国军队的溯江作战。

鸥舰在中国承担的第一个任务,是奉命看守穿越江阴封锁线的航道。江阴封锁线,是中国海军为支援淞沪抗战,拱卫京畿,在长江江阴段沉船布雷造成的一道水下阻塞线,在江阴失守前曾成功地阻止了日军的上驶。但代价也十分沉重,中国海军的九艘巡洋舰有八艘葬身于此。江阴封锁线之战,是中国海军在抗战中最惨烈的一战。

占领江阴后,这条阻塞线落入日军之手。日军为了打通长江航道,先用炸药清理,再雇用专家潜水领任匠(“潜水领任匠”在日语中意思是高级潜水员)全力打开缺口。由于中国海军的封锁线异常坚固,经过半个月的努力,才勉强打开一条只可以通行一艘军舰的航道。鸥号在这里,除了疏导来往日舰以外,还有检查经过的民船,以防止抗日武装通过这条航线的任务。这些所谓民船,大部分是安装风帆的大型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