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路日军配备有两辆装甲车,一开始战斗其中一辆的水箱即被炸坏。日军突破了中国军队的一线阵地,攻到敦仁里,中国军队的子弹不断命中装甲车,发出亢、侃、波的怪音。冲在前面的5号装甲车油箱被击中。中国兵接着用手榴弹集中猛炸这辆瘫痪的装甲车,日军5号车车长阪口近次少尉被撕裂装甲的弹片击穿了脖子,另有高冈芳太郎等三名战车队员负伤。两辆日军装甲车都失去了战斗力。事后发现其中一辆日军装甲车上竟有五百多个弹痕(可惜击穿的只有不到十弹)!

好在到夜间1点30分,又有一辆装甲车赶来支援。这辆车本来是派去攻击靶子路的。但是日军进攻靶子路的部队是刚到上海的新军山仲中队,道路不熟迟迟不能发起进攻,只能和中国军队进行远距离对射,所以干脆转到虬江路方向来了。

中国军队据守阵地,拼死不让,两军的战斗久久难分胜负。双方的战斗持续到到1月29日凌晨2点30分,战场情况忽然一变。

当时,日军正派出一个小队准备迂回到十九路军阵地后方的宝山路道口,对守军进行夹击,却发现中国军队的火力突然增强,有呼啸的炮弹迎面飞来,染谷军曹等当即被炸翻在地。与此同时,日军士兵发现中国军队控制的铁道上驶来一具庞然大物。

中国的装甲部队终于出现在了淞沪战场。这支装甲部队,既不是坦克,也不是自行火炮,而是一种罕见的武器——

装甲列车!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在《1932年上海中日武装冲突》的备忘录中,记载了观战时虬江路战场的情景:“日本军队遇到中国部队的坚决抵抗。尽管他们成功地到达吴淞铁路线直到宝兴路,但未能到达这个地点以南的防线,双方战线沿铁路以东,一直到北河南路与北四川路之间的公共租界。

中国军队用沙袋制作的工事在一二八起到了很好的防御作用,不知怎的,这张照片让我想起了巴黎公社的街垒。

“日本军队的左翼遭到一列中国装甲列车重火力的袭击。

“列车由北站开出,在吴淞铁路线上巡逻,阻止日本人占领分派给他们的整个防区的这一部分。

“于是一队一百人左右的日本水兵,在一辆装甲车伴随下,试图通过北河南路一道分隔租界与中国地界的铁门,但遭到万国商团的阻挡,因为那道门座落在他们的防区内。这道门通往火车站。”

应该说,上海列强控制的租界工部局一二八之前撤退各处巡捕,对日方带有一点讨好的态度。但是,看到中方的抵抗如此强劲,他们暧昧的“中立”,马上就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所谓翻脸如翻书,人必自助而后天助之,大体如此吧。

在英文的The Japanese attacks at Shanghai and the defense by the Chinese. 1931—1932中,也记录了装甲列车的这次战斗,称“一列中国装甲列车开始沿着吴淞铁道线巡航,并朝一切可以看到的日军官兵开火。同时,中国的便衣队继续执拗地向日军背后渗透。(A Chinese armored train began patrolling the Woosung Railroad line, firing on any Japanese seen. Chinese mufti-Soldiers continued to snipe in the Japanese rear.)”

日方的《海军陆战队上海作战记》中这样描述:“战斗中,中国装甲列车忽然出现,迂回的坂口第2小队遭到炮击,用机枪应战,中国列车稍微退却,看到这种射击不能阻止自己,又重新向前开进,用车上机枪扫射我军——对于重炮装甲列车,除了用飞机轰炸以外,别无办法。早晨11点,我军飞机出现在闸北,装甲列车终于开始退却。飞机追上去投弹,第一发没有命中,击中了上海北站的建筑物,黑烟飞扬,很快起火。能登吕号的飞机继续追击,直向真如方向追去,但并没有战果。为了阻止装甲列车的前进,本部工作队12点20分于虬江路和宝山路交界处炸毁路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