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城外气凄然(第2/3页)

这架被击落的日机,根据1937年日本陆军编辑出版的《忠烈伟勋录》记载,即第12联队所属的陆军航空兵飞行曹长番匠吉乘驾驶的轰炸机。

日军记载这位曹长的光荣事迹是发现了第一集团军指挥部所在的装甲列车,在被地面火力击中后冲向中国装甲列车自爆而死。

其实这纯属伪造战绩,真正是品质问题。29军原有两辆装甲列车,在丰台以南因为铁道破坏被日军俘获一辆,另一辆(也就是泊头这一辆)一直继续战斗,在姚官屯之战中巡逻在49军与39师战区的结合部上,曾给日军重大打击,并没有在这里被击毁。

下面的事情有幸有不幸。

幸的是我刚好对《忠烈伟勋录》里面几张重要图片翻拍过,其中正好包括悼念番匠的一页。不幸呢,则是我当时对这本书并不重视,翻拍也不认真,于是大家只好歪着脸看番匠军曹的形象了。

这四句诗的内容是:许国一身何顾损,沧州城外气凄然,炮丸飞突敌营碎,遗烈惶惶期瓦全。

多少有些平仄不调,但基本描述清楚了当时的情景。

由此,我推测王自治老人等当时的射击可能是击落一架敌机,另外击伤了两架,而不是击落两架敌机。

悼念番匠军曹的文章——《撞击敌装甲列车,壮绝自爆的勇士》,有番匠军曹的一张照片,还有他的亲友为了悼念写的一首诗。虽然看起来有些模糊,文字仍然依稀可辨。

在回忆文章中,杜守谦认为,这次击落敌机,可能是刘多荃所部建功。因为刘是当时泊头各部队中唯一装备有高射炮的。

我的理解当时可能对空射击的单位较多,对于战绩的确定,或许出现了“各行其是”的情况——当大家一起开火的时候,你很难断定是西北军的重机枪,还是东北军的高射炮打中了敌机。

最后,也许我们可以继续考证一下,被击落的日军飞机,究竟是什么类型的呢?这一点,在悼念那个倒霉军曹的文章里面并无描述。

日军第10、第12航空联队的主力机种为93式重型轰炸机。可是,从乘员人数来看,这次被击落的飞机不像是93式,因为它的乘员只有4人,而记录中这架飞机摔死了6个人。

实际上,尽管强弱分明,但华北中国军队对日军航空兵的反击十分英勇。7月7日到7月30日之间,日军在北平周围投入战斗的144架飞机中,由于战斗和故障,损失共计20架。其中,93式重型轰炸机就损失了柴田进中尉机与内川三郎曹长机两架。此后的战斗中,9月2日,第12联队代理联队长、第2大队队长秀岛正夫少佐也在轰炸张家口的战斗中被击落,跳伞后遭到中国陆军围攻阵亡。

所以,被老兵王自治等击落的很可能是日军的另一种重型轰炸机——87式重型轰炸机。这种飞机1935年已经落伍并被决定退役,但在东北关东军中还保留有较多在使用。日军临时航空兵团司令部的指挥范围包括东北地区日军飞机,因此,在飞机不足的情况下,日军可能将其投入到关内的战斗中,以弥补损失,保持空中战力。

之所以认为被王自治等击落的是87式轰炸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日本当时唯一有6人乘员组的轰炸机。同时,日军陆航人员曾长期使用它,不需要特别训练就随时可以将其投入战斗也是一个原因。

93式重型轰炸机

这样一来,我们似乎可以做如下推测:日军航空兵12联队在战斗中损失较大,接到攻击沧州泊头的命令时,可能被迫从关东军那里借来若干老式87式轰炸机投入战斗。日军轰炸泊头时发现了第一集团军设在装甲列车上的指挥部并立即投入攻击,但他们的飞机正好要从保卫司令部的学兵团阵地和赶来增援的东北军(刘多荃部)上空飞过,遭到中国军队猛烈的对空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