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3/3页)

那么,斯科特击落的第一架飞机应该算是有谱了吧?

很遗憾,香港的地勤人员证实,6架起飞迎战的日军隼式战斗机事后都返回了基地,证明斯科特并没有打下来任何敌机——对比双方战斗,他攻击的敌机,应该是日军竹森军曹驾驶的4号机。竹森的确被打得很惨,机身上破了几个大窟窿,自己也负了重伤,但他的确把飞机开了回去,而且落在了跑道上,所以只能算击伤不能算击落。

隼式是日军第一种安装自封油箱的战斗机,其生命力比原有其他机种强了很多。

刚从香港空战中回到基地的斯科特,看起来还有一点儿迷惘。

但是,另一个诡异的情况也值得注意——尽管日军占尽上风,穷追猛打,但除了阿拉斯中尉的B-25,所有中美联合空军的飞机都顺利返回了桂林基地。

陈纳德下令立即加油飞昆明。斯科特他们刚刚离去,日军第33战队的追击部队就赶到了桂林。当时参战的日军飞行员生井清中尉回忆:“我们在天河机场上空盘旋等待敌机,却久久不见动静,根本没有和敌机交手的机会。地面指挥官固执地认为对香港的攻击是佯攻,直至接到香港的损失情况,才明白上了当。但我们的油料已尽,无法遂行追击任务,只能立即加油,重新起飞去轰炸敌军的基地桂林。很遗憾,当我们到达桂林的时候,却发现敌军早已无影无踪,跑道上只有一架陈旧的运输机。”

安田义人曹长驾驶的隼式战斗机——咦怎么好像刷错了机徽啊?

这一仗以后,斯科特又和隼式硬碰硬打了几仗,但始终没有占到上风。

几次交手以后,斯科特整天琢磨怎么收拾隼式,人都有点儿魔怔了,不得不靠安眠药才能入睡。

幸好,这时候有个日军中的义人帮了他的忙。

日军中当时有“义人”么?

嘿嘿,肯定是,这位就肯定是个不折不扣的义人,因为,这位日本陆军航空队64战队的飞行曹长名字就叫安田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