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前线(2)(第2/3页)

受伤的鬼子兵惨叫着栽倒,附近几名鬼子兵面无惧色,纷纷掉转刺刀,互相配合着,朝宫自强的前胸交替猛扎。宫自强被逼得后退了一步,差点摔倒。随即又一个斜拉,躲开了小鬼子的亡命一击。那个急于建功的小鬼子失去了重心,整个人扑到了宫自强的身体前,打乱了其余鬼子的进攻路线。宫自强毫不犹豫地挥刀下剁,将鬼子脑袋如同切西瓜般摘了下来。

其余几名一连的战士也迅速赶到,彼此保护着,在宫自强身前砍出了一个半圆型豁口。豁口内,鬼子的破碎肢体丢了满地。半圆形豁口外,十几名鬼子兵手握退掉的子弹的三八大盖,大腿小腿不停的颤抖。忽然,一名上等兵发了疯,丢下上了刺刀的步枪,从腰间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的小手雷,用双手捧着就往刀丛里冲。一名特务团的弟兄斜刺扑了过去,一刀扫掉鬼子兵的头颅,然后毫不犹豫将自己的身体地盖在了冒着烟的手雷之上。

“轰!”沉闷的响声,炸红的所有中国军人的眼睛。“兄弟慢走,老子送你几个垫背的!”宫连长哑着嗓子呐喊,再度扑进鬼子堆中,手起刀落……

此时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士兵已经完全搅在了一处,用大刀和刺刀舍命搏杀。二十六路军的看家法宝势大力沉,往往几刀下去,就能将鬼子的步枪劈成两截烧火棍。而小鬼子们在小范围配合方面,却远在特务团弟兄们之上。虽然被大刀劈了个手忙脚乱,却总能互相照应着,一点点再将局面搬回来。

还有一些受了伤的鬼子,自知求生无望。索性掏出手榴弹,拼命地往中国军人的脚下滚。“轰!”“轰!”“轰!”爆炸声在小范围内此起彼伏,有时炸倒的是中国军人,有时炸飞的是鬼子自己人。特务团的弟兄们眼睛越来越红,渐渐地,居然忘记了此行目的。哪里鬼子多,就拎着大刀往哪里冲。无论脚下的鬼子是死是活,只要看见,就狠狠补上一刀。

营长老苟见状,赶紧大声提醒:“拉开距离,用盒子炮招呼他们。别恋战!”

“拉开距离,用盒子炮招呼他们。别恋战!三八枪只能开一次火!”一直跟在老苟身边的警卫班战士们也扯开嗓子,将上司的命令大声重复。

三八枪里,根本就没子弹!这种枪支的巨大穿透能力,导致了鬼子在冲锋时,必须把子弹从枪膛里退出来,以免混战众把敌人和自己人一并射穿。特务团的弟兄们只开了几枪,就发现了敌人的致命缺陷。找到机会就将大刀插在地上,从腰间拔出第二件看家法宝,翻转手腕,由左向后缓缓移动,“乒、乒、乒、乒……”

盒子炮的连发优势在不到十米的距离上,体现了个淋漓尽致。特别是特务团的这些老兵们,几乎个个都是孙连仲不惜血本拿着子弹喂出来。十米之内,根本不可能射失目标。一整排握着刺刀准备随时拼命的鬼子,连躲避姿势都没做出来,就被打成了滚地葫芦。后排的鬼子连忙找地方卧倒,却忽然认清了自己枪里面已经退掉了子弹的事实,疯子一般又跳了起来,端着刺刀向前猛冲。

“乒!”张松龄终于把握住了一次机会,用盒子炮打断了一名鬼子兵的脖颈。那名鬼子兵头颅迅速后拧,身体却继续前冲。一直冲到距离张松龄不到两米处,才像腐朽多年的老树一般倒了下去。雪亮的刺刀插在地上,再向前半寸,就能将张松龄的脚掌插个对穿。

“该死!”张松龄吓了一哆嗦,第二颗子弹不知道飞去了什么地方。又一名鬼子看到了便宜,端着刺刀向他扑了过来。张松龄急得额头见汗,本能地侧转驳壳枪,手背向上,手心向下,左手右手同时开火。“乒、乒、乒、乒……”不知道多少颗子弹被他一口气搂了出去,鬼子兵的身体被拦腰打出了十几个血窟窿,颤了颤,悄无声息地断成了两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