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10页)

王铁汉:“只奉到不抵抗,等候交涉的指示,并没接到撤退的命令。”

荣臻:“那么我命令你现在撤出,记住,不许抵抗,否则,你要负全部责任。”

王铁汉还想争执,荣臻已放下电话,气得王铁汉大骂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僚,见日军已攻占半个营区,他拔出手枪,大喊着:

“弟兄们儿,对准小日本,给我往死里打。”

士后们同仇敌忾,冲向日军,这一个反冲锋,击毙日军四十多名。

凌晨五时,上司不断催促,王铁汉含泪下达撤退命令,向南边转移。

当夜,身为中华民国海陆空副总司令兼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在干什么呢?后来北平报纸披露,张学良正在北平的六国饭店与影星胡蝶翩翩起舞,并馈赠胡蝶十万大洋。民国名人马君武先生,曾为此写了一首讽刺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最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告急军书夜半来,开场弦管又相催。沈阳已陷休回顾,更抱阿娇舞几回。

当参谋急报东北情况后,张学良赶回行营,由于没有准备,误判情况,向东北守军仍然下达的是不抵抗命令。后来,张学良也不得不承认:

“当时,没想到日本军队会那么做,认为日本只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是我不想扩大事态,所以才下达了不抵抗的命令……我对‘九一八’事变判断错误了。”

十九日六时三十分,沈阳失陷,日军列队进城,当时城内尚有一万五千多名中国警察,因接到上级“不准抵抗”的指示,在毫无戒备的状态下,被日军包围,强迫缴械。一切官厅衙署先后被日军占领,紧要物品,悉被掠夺,各机关之首领员司,除微服逃避者,悉遭软禁。大街小巷,一片狼藉,日军飞机在空中盘旋扫射,装甲车横冲直撞,各交通路口均被封锁,日本兵持枪盘查行人,稍有不满和反抗者,就地枪决。邮政总局等大楼被烧,中国银行的四千万白银被掠劫。仅官方资产损失,达十八亿银元以上。军械弹药损失更为严重,单就沈阳一地,粗略统计:飞机262架。包括轰炸机、战斗机、侦察机、教练机,民航机。都是从意、德、法、英、美等国进口的。事变时,接到“不准飞机起飞,以免出事”。日军占领机场,马上把飞机涂上“日徽”标志,随即升空,编入日军行列,投入战斗。当时南京政府所有的军用飞机,也不过五百余架,且多不如东北军的飞机先进。落入敌手的还有,各种口径大炮及迫击炮3019门,战车26辆,各式机枪5864挺,步枪、手枪118206支。弹药、被服、粮食及军需品,不计其数。

日军当日宣布,土肥原贤二任奉天市长,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

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在十九日凌时,得到日军已基本控制沈阳以后,立即下达“全线出击,攻击中国军”的命令。并向日本军部,请求就近调驻朝鲜日军,越境支援东北。

很快,十九日这一天,关东军同时占领了南满、安奉铁路沿线的重要城镇:长春、营口、田庄台、盖平、复县、大石桥、海城、辽阳、鞍山、铁岭、开原、昌平、四平街、公主岭、安东、凤凰城、本溪、抚顺、沟邦子等地。

在任何历史上,在任何国家,能在一夜之间,双方兵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被敌人占领了这么多的城市,古今中外,唯独“九一八事变”。

倘若单就“九一八事变”不抵抗的责任担当来说,作为东北最高长官张学良,绝对是千古罪人。这或许也是张学良无颜面见东北父老乡亲,至死未回东北的真正原因吧!

吉林市也迎来最严峻的时刻,同时,也面临着最艰难的抉择。

张作相因父亲去世,在锦州老家料理后事,荣臻趁机委任熙洽吉林省代理主席,这样熙洽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近两个月,他与酒井频繁往来,已达成了一种默契。当然了,“九一八”具体行动日期,是关东军最高的绝密,酒井不能可告诉他的,但酒井已暗示他,近期关东军要有“振奋人心”的举措。让熙洽有所准备,还说日本绝对不会亏待熙洽的。熙洽知道酒井是特务,并不完全听信酒井的话,两人之间,就是相互利用。抛开酒井,熙洽与关东军的高层,还有其他的接触渠道。比如,关东军第二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此人是熙洽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教官。在校期间,多门二郎就颇看重熙洽,各怀鬼胎,建立了所谓的师生之谊。多门二郎来到东北,熙洽曾数次去拜望这个老师,平日里也多有书信往来。三天前,他还接到多门二郎的信,在信中教导、暗示熙洽在关乎于国家的前途上,不要辜负他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