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6/10页)

就这样,落下来的鸟点了头飞走了,又落下来一批。这一批飞走了,又来一批,直到三座墓塔突然收回了霞光,飞禽才慢慢消失在夜幕中。人们说,这是百鸟朝圣,专门来参拜祖林的。

在那次百鸟朝圣中,最显眼的就是凤凰。由于好多人们认为凤凰是神鸟,平时对龙凤非常敬畏,所以人们见了凤凰格外激动,人群突然喧哗起来,惊叫道:“凤凰!”

“瞧,这么多凤凰。”

“快看,真的凤凰飞来了。”

监察僧们见百姓们骚动,冲众人挥手示意不要大声喧哗。监察僧的手势最终指向揽月湖畔的竹园,那批朝圣的凤凰以为监察僧让它们到那里去,朝拜完后就飞落到揽月湖畔的竹林里。当人们回过神来,发现那些凤凰栖息的竹园正在卧龙峰下。那卧龙峰的峰顶就像是歪着的龙头,峰顶的山崖就像是龙角,向下延伸的山梁成弓形,犹如长长的龙身。整个山势就像一条回首卧着休息的长龙,所以人们称之为卧龙峰。这卧龙的腰窝上正是祖林,那些凤凰栖息的竹园正在龙脊上,龙凤呈祥,是块风水宝地,达官贵人趋之若鹜,有文人雅士为其取名“凤竹苑”。

李铁柱四顾凤竹园,希望奇迹出现,让他突然看到老娘,或让他老娘突然看到他。寒风吹来,竹园里响声“唦唦”,像是人在竹林中走动,却不见一个人的身影。揽月湖一水两弯,形成两轮瘦月,一个上弦一个下弦,在这严冬中靠岸的水结成了冰,月牙更瘦了。白冰像月,洁白如玉。绿水似月,清光寒冷。四轮明月,四种情景,形象逼真,荡涤灵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们处处想到神灵。李铁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不信佛不信神的人,可是在敌人的枪口下他不得不怕,在神奇的氛围内他不得不信。他不怕死,他怕他老娘死。他不信神佛,他信因果报应。他双手合实,默念佛号,边走边念。

李铁柱从揽月湖上游湖水入口的狭窄处越过河道。按以往,他会翻过落花峰,攀上自在峰和庆云峰的结合部,直奔刘会贤和李玉贞躲藏的溶洞,因为再陡峭的山崖,对他来说都是路,而且有的还是捷径。今天他没有选择这个捷径,而是顺着河道又向上走,他要走青龙潭那条人们常走的道,他老娘从慈云寺出来不走青龙关肯定走青龙潭。从目前情况看,他老娘没有走青龙关,他决定走青龙潭。

这青龙潭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命名。当年,赵匡胤带领风水先生选址巩县建皇陵,风水先生为讨好赵匡胤,就说“见一青龙跃入山中,寻之入潭,是皇陵宝地东侧的保护神”,赵匡胤听后非常高兴,决定入山参拜青龙。到此一看,潭的形状就像一条巨龙,是峡谷堰塞而成。潭水青青,幽谷静静,奇峰巍巍,树木葱葱,水不比太湖洞庭浩荡雄浑,但纤丽多姿。山不如昆仑、太行高大挺拔,但秀巧奇俊。有长江三峡的幽壑绝壁,有漓江的秀峰倒影。特别是,潭中央弯曲处,一条五六米宽的瀑布从百十米高的绝壁上飞下,正像一巨龙跃入潭中,遂命名该潭为“青龙潭”。

青龙潭三道弯,与寺河同向,由东向西,东依钵盂峰,西傍回光峰,那跃出飞瀑的是两峰之间的叠翠谷。李铁柱顺着回光峰下的潭边便道向上走,这回光峰位于慈云寺东北,壁如刀切,形如满月,势若锅底。慈云寺由于周围五十三峰环绕,太阳刚西坠,寺圈内的暮色就已经来临。当夜幕刚刚遮住慈云寺,即将落去的太阳光芒便从西边山峰的错缝中射到回光峰上,把回光峰照得通亮,而这状似锅底的绝壁,通过光的折射与反射,产生的光线比太阳射过来的光还强,而这强光正好回照到慈云寺,使慈云寺又明亮起来。所以,人们称其为回光峰。至于说其与自在峰和妙德峰相连,僧侣在此峰修炼,可借观音、文殊的佛灵,使自己所有的佛性灵光返回,可早成正果,乃是佛门的又一种解释,俗家弟子无从考证。而李铁柱今天偏偏就想到了路过回光峰,可借观音和文殊菩萨的佛性,带着老娘和王医生一起回溶洞。所以,他走到那道百米飞瀑前,顺着以往游人开出的道路向回光峰上走。一直走到那道百米瀑布的源头,看看瀑布,看看叠翠谷,再看看回光峰,他也没有借得佛菩萨的佛灵,还是不见一个人的踪影。他在心里骂自己,骂自己以前根本就不相信有佛,现在临时抱佛脚,佛也不会出手来帮。思来想去,还是自己解劝自己,生死有命,找不到老娘和王医生,要照顾那护士和生产的母子,多结善缘,增强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