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先捉后放宣天威(第2/3页)

唐俭放下手里的衣服,重新坐下。

“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认为你行事还是过于莽撞,细封部明明已经归附,根本用不着来这一出。”

“好了,我也不跟你争论这些,你呢也不要急着回去告我状,要告晚点也是一样。现在先留下来,你与细封步赖比较熟悉,你去当他的长史,也算是半个监军,我再派点军官士兵给你,你把细封部掌握好。在这西山羌地,要与羌人做战,还是得用他们的那一套战法。”

苏定方这一路过来,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边的不同。

首先就是地形太艰险,后勤运输会极为艰难,这次来,都是用山羊运粮,这也是羌人的一种作法,山羊背的粮食可以供军,山羊也同样是军粮,有许多路,甚至连蜀中矮马都难以攀越,可山羊却能如履平地。

就跟沈光带来的那些羌夷之兵一样,这些人也不着甲,背个短弓提把刀,翻山如履平地,十分凶悍了得。

相较起来,苏定方带来的中原秦军,却并不太适应这边的地形与气候,尤其是中原的骑兵,在这边很难有用武之地。

“我准备在此重筑嘉诚县城,增驻兵马,并设军屯民屯,以控扼岷山与岷江。再向南收复汶山郡,把诸羌赶到邛崃山以西去,在汶山郡之西,邛崃山东侧,于杂河谷要道,再筑一城,扼守邛崃山东。”

苏定方选的这两处地方,都是战略要地,是诸羌入剑南的重要通道。

南面的杂河谷处,北望陇山积雪如玉,东望成都如在井底。此处不但控扼要道,三面临江,而且还占据高地,对成都平原有俯冲之势,十分重要。

苏定方这样极有战略眼光的人,一下子就看到要守好剑南西,关键还是平定西山诸羌,而要平西山诸羌,尤其是要防他们反复无常,就关键在于守好平昌郡的嘉诚和汶山郡的这个杂河谷。

嘉诚县已经到手,但邛崃山东却还在羌人之手,这里其实在数朝以来,就一直都是羌人的地盘,甚至可以说,其实中原王朝的势力一直就没有扩张到邛崃山脚下。

而这一次,苏定方看中了这里的一处要地,不但要把汶山郡原有的地盘收回来,还要把这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东坡也要拿过来,并在此驻军修城,屯田扼守。

“在此两处筑城屯军,则我军便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退可守,后方运粮储备,加上军屯产出,便能支撑长年驻守征战了。”

邛崃山也是泯江和大渡河的分水岭,大渡河上游便是从大积石山下发源而起,经党项羌地盘,入迷桑、春桑等部,然后南下,汇入大小金川河水,大小金川一带则是东女国等诸羌部。

再南下便是大渡河段,往东进入蜀地,最后汇入泯江。

大渡河东面是邛崃山,西面则是大雪山。大雪山的西面,就是吐蕃兴起的雅砻江所在的山南了。

不过从邛崃山到大渡河再到大雪山,这一段也是最艰难最恶劣的地理环境,哪怕如苏定方这样雄心壮成的大将,可面对这些险山恶谷还有那林立的羌夷部族也是只能望而兴叹。要想扫清这一块地带,没个一二十年估计都不可能。

所以一开始,苏定方就没想过要一战而定西山,他计划的还是先在泯江畔,先在门户之处建好堡寨,方能进可攻退可守。然后再徐徐图之,沿着几条河谷要地,不断往前推进修筑城堡,屯驻兵马,同时屯田,通过这样吞食的策略,来慢慢的控制这一地区。

当然,若有细封部这样的愿意归附的部族,为秦军打头阵,这是更好不过了。

“我已经派人向青海道的冯孝慈都督去信,请求青海道方面,自大积石山北方向出兵策应,一起配合夹攻拓跋部。”

苏定方与唐俭的想法其实是一样的,西山诸羌里,以党项最强大。要平西山,肯定得先平党项。但他们没有人想过要直接招纳党项来攻打其它小羌,而是先拿党项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