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2章 大华时代周刊

长安京城。

兴化坊、安仁坊、崇义坊等多个里坊内,都已开设了勾栏瓦舍,这是朝廷最近批准的,可以在一些坊内,建立娱乐场所——瓦子。

通俗点说,它们就是城市的娱乐中心,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那些大型娱乐城、娱乐广场。

勾栏是一个围栏棚,里面的演出节目繁多,有各种杂戏,杂剧,傀儡戏,影戏,甚至还有专门说书讲史的场所。

这新兴的几种游乐地,倒是吸引了京城内不少的人士前来观看,有达官贵人,也有文人士子,纨绔子弟,普通百姓等,可谓消息散发的集中之地。

一叠叠名为‘大华时代周刊’的报纸,在这里发放开。

“咦,这是什么?”

“朝廷印刷的刊物,据说是新的印刷术,还有新造的大面幅纸张,上面的字很清晰。”

“里面的内容似乎也挺有趣。”

在大华时代周刊上,分律法案例、财经报道、番邦异闻、格物小实验,最大的篇幅,当属本周要闻!

“朝廷派出钦差大臣,治洪赈灾,稳定地方灾民!”

这个标题很醒目,讲解了最近雨季到来,天灾水患,不可避免,尤其是个别地方官贪墨修理河工的钱财,导致华阴县闹灾,顿时引发了民怨沸腾,一片要替流民伸冤的声音。

不过,报道结尾处,已经公布了钦差大臣马周,在冯翊郡整治贪官污吏,修理河道,安抚灾民,开仓放粮,防范瘟疫等一系列措施,有条不紊,正在看报刊的人,不时拍手叫好。

“这个马周大人,为国为民,做的漂亮,整治了贪官污吏,还赈济了灾民,缓解了灾情。”

“朝廷有所作为,处理的很快!”

许多人看过这个本周要闻之后,对灾情的议论形成一面倒的舆论,纷纷支持朝廷赈灾举措,给予一致好评。

“户部侍郎长孙无忌,带人去往河内郡,赈灾黄河决堤,相信黄河灾害,也快解决了。”不少人议论纷纷,先前的担忧都减弱了几分。

一些士子对朝廷决策,也给与高度评价。

“当今朝廷,的确比前朝更重视赈济灾害,安抚流民,要准备治理黄河了。”

“这个朝廷比较务实一些,搞科举,兴水利,连贸易的思想都有了,你们看这篇文章,国家要与突厥、西域、波斯、天竺、高句丽、扶桑,搞贸易了,建立国际市场,以丝绸、茶叶、陶瓷、布匹等,与番邦进行贸易。”

“泱泱大国,这是要与民争利吗?”一位老夫子显然对国家做贸易,重视商业很不高兴。

一名身穿青色长袍的士子,是太学院的学生,拿着一份报刊,解释道:“朝廷上面写了,通过贸易顺差,对顺差,赚取的物资和钱财,充入国库,这样可以减少老百姓的赋税,甚至补贴国防、水利等建设上,这个想法,可是跟前朝大大不同,隋炀帝在位时候,明确要求,不与番邦交易,只允许纳贡政策,番邦上贡,大隋再反赐予一些,这样维持各自所需。”

也有人反对道:“这能成功了,再说,朝廷鼓励兴商,这不是要动摇国本吗,如果百姓都不耕地种田,没有了粮食,天下人吃什么,商人逐利,到时候人人张口闭口都是商利,绝非社稷之福啊!”

“这就不知道了,上面没有写的那么细致,这毕竟是第一刊,后面爱会刊登报道的。”

这时候,有人有读到了一个大标题:“杀猪菜成为佳肴,黑猪养殖技术推广,势在必行!”

“杀猪菜,就是陛下在宫内宴请百官,上的那个主菜吗?”

“听说淳和坊的难民,前几日还吃上了杀猪菜,都赞不绝口,黑猪肉可以放心吃了。”

“必须经过阉割的黑猪,饲养长大,肉才不腥臊,方可使用,听说朝廷正在推广这个养殖技术,今年入秋,京城内,一些大族小户,都开始养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