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国库不足

高士廉拱手行礼,然后回道:“户部盘点了长安城内的国库,粮米还有五十万石,五铢钱旧币八百万贯,绢帛绸缎等贵重物资十五万匹,黄金一万五千斤,白银七万斤,珠宝玉器十万斤……”

听起来似乎还有不少,但这是国库,承担国家运作的支出与开销,像黄金白银珠宝尚未完全流入货币圈,绢帛等物要每个月下发给文武百官充当俸禄之一,救援能够用的,最直接就是粮米和钱币。

五铢钱虽然还有不少,但是目前新朝已经废弃不用,只能重新入炉炼制成新币。

“隋五铢”是五铢钱最后流通的朝代,钱含铅较多,铜质青白,重新制作中,需要一段时间的配比调试和测验。

罗昭云对着高士廉道:“高尚书,这些数量,朕大致记下了,想必文武百官们,也有听到了,你给说说看,这些物资,算多还是少,能够腾出来救援之物,有哪些,可能拉走部分去河内郡赈灾?”

高士廉道:“回陛下,这些数量听着似乎不少,其实与大隋强盛时候的国库相比,只不过五分之一而已,就拿这粮米来说吧,一名士卒要吃得足饱,每日至少一斤米,一个月每人就是三十斤米,那十万大军,每个月就是三百万斤消耗,大约三万石左右。我们京师有三支禁军,防卫京城,目前大约八万士卒。倘若再加上文武百官、大小官吏,坊市捕快、坊丁等等和家眷,凑在一起也有十万人,那么半年下来,就能消耗近二十万石。”

“长安城内,人口虽然有所流失,但还有近八十万人,目前数量仍在增多,这就使得粮米拙肘见襟了。虽说一些商户米仓也有存粮,可是他们毕竟是商人,一旦听到库里的米不够供应时候,肯定会奇货可居,抬高物价,引起城内百姓的恐慌,继而造成乱局。因此,这五十石的米,也只是应对半年之用,需要秋收之后,各地上缴的粮食,有一部分归流到长安粮仓国库内,才能稳住长安根基,所以,现在没有再腾出去救济灾民的多余粮食。”

罗昭云算是听明白了,现在的国库的钱粮都不够,或者说,只能应对半年,需要秋收赋税的补给,否则撑到年底,长安城内就无米可用了,这对于百万人口的京城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威胁和挑战。

“那你觉得,黄河决堤,沿河遭水患灾害的地区,当如何救济?”罗昭云又把问题踢给了高士廉。

做领导的都会这一招,谁提出问题,你就要想好解决措施,这叫粘包赖!

高士廉沉思了一下,答道:“建议先调用河东、河内两郡的地方粮仓,以及朝廷花钱从周围几个郡县收走粮商、土绅大户家里的储存的余粮,应对短时间内的灾情。然后发一道诏书给洛阳留守官,从洛阳周围几个粮仓,抽调出十万石出来,运往黄河沿岸的不同灾区,作为援补,但不论是长安城附近的国库粮仓,还是洛阳城附近的几大粮仓,经过战争洗礼和破坏,存粮都已经无法与前朝兴盛时期相比,只能节约着使用,有备不时之需,任何时候,朝廷都要保持有粮米可用,否则,会出大乱子。”

“有道理!”罗昭云点头认可,高士廉的一番话,可谓真知灼见,条清理晰,恰中肯要。

他依稀记得,在历史书,唐朝初年,出现过几次大灾荒,如黄河泛滥,关中大旱,蝗灾,瘟疫,都有过发生,导致唐朝初年,有几次出现饿死大片灾民的记载。一部分跟时代气候环境的变化有关,另一部分也是建国初期,地方治理还不够及时,造成对灾害应急措施不利的因素。

罗昭云既然知晓历史气候变化,就应该未雨绸缪,早做储备粮米,做好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备无患。

“长孙无忌,听到没有,高尚书方才一番言论,正中赈灾要害之点,当谨记于心,去河内郡,你作为钦差大臣,代表朝廷,一定要稳住局势,把百姓生死作为第一要务,至于房屋、土地、城池、钱财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保住了百姓,那些都会从头再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