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着手政改(第2/3页)

可见到鲍永后刘秀才发现,这位老哥只带着几名部将和幕僚而来。刘秀问他,你麾下的数万大军去哪了?

鲍永直言不讳地回答,自己麾下的兵马都已被他遣散,他不想利用麾下的数万弟兄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刘秀听后,鼻子都快气歪了,但人家已经来投奔他了,遣散的兵马也找不回来了,他还能说什么?

刘秀最后收留的鲍永,再后来,又任命他为司隶校尉。

要说这位鲍永,对刘玄还真就感情颇深,忠心耿耿。刘秀把刘玄的尸骨葬于霸陵,鲍永巡视霸陵的时候,还特意去了刘玄的墓地,清扫刘玄的坟墓,并跪地大哭。

当时跟着鲍永的官员们都惊呆吓傻了,就差没抱头鼠窜。消息自然很快也传到了刘秀那里,刘秀听后,大为震怒,当即下诏,召见鲍永,对其斥责。

鲍永的答复是,陛下是继先帝之遗志,光复汉室,微臣忠于先帝,忠于汉室,陛下又为何要斥责微臣?刘秀被鲍永说得没词了,心里虽然气恼,最后也只能作罢。鲍永这位司隶校尉,就是这么个主。

刘秀执政期间,朝堂上有个大朝廷,他身边还有个小朝廷,这个小朝廷由三个机构组成,一个是御史台,一个是尚书台,再一个就是司隶校尉。

虽说刘秀时常被鲍永气得怒不可言,但刘秀对鲍永,是既信任,也非常之重用。

刘秀看鲍永也支持李由担任御史中丞,他又看向邓禹、贾复、侯霸,问道:“你们的意思呢?”

邓禹率先说道:“李由忠君直谏,可胜任御史中丞!”

贾复和侯霸也双双欠身说道:“微臣附议。”

见状,刘秀拍板钉钉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

至此,主管尚书台的侯霸,主管御使台的李由,主管司隶的鲍永,刘秀身边小朝廷的三巨头算是都聚全了。接下来,刘秀提出了朝廷财政紧张的问题。

鲍永率先说道:“县有县兵,郡有郡军,州府还有府军,朝廷还有京师军,这么多的兵马,实在是消耗了大量的钱粮。”

贾复皱着眉头说道:“天下未定,地方乃至朝廷,大规模置军,亦是在所难免!”

鲍永正色说道:“当初之所以设立众多的县兵、郡军、府军,是为剿灭、平定各地之贼军,现在陛下治下,贼军锐减,县兵、郡军、府军已实属多余。”

县里养着众多的县兵,郡里养着众多的郡军,州府还养着众多的府军,这是王莽开的头。王莽执政期间,天下大乱,各地的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

在当时,起义军不是一支、两支,而是多到不计其数,直接归朝廷领导的京师军,即便跑断了腿也平定不完,朝廷只能通过地方官府领导的地方军来平乱,这才导致县兵、郡军、府军的数量激增。

现在刘秀治理天下,起义军纷纷被平定,各地安宁,县兵、郡军、府军就显得太多余了,这些军队的存在,也极大消耗了县府、郡府、州府的财力,进而削弱了中央朝廷的财力。

贾复毕竟是武将出身,对于武将来说,兵马就是本钱,现在鲍永主张削减兵马,让他有割肉之感。

他幽幽说道:“京师军也会打败仗,每次征战下来,都会出现大量的死伤,这些死亡要如何弥补,皆是靠地方军来补充兵员!”

稍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另外,地方军也不是只吃干饭,陛下圣明,早已令各地之地方军屯田,自给自足,他们所消耗的钱粮,并不大!”

鲍永摇头,说道:“地方军的屯田,效果虽有,但没有很好,每年所消耗之钱粮,依旧巨大。”

说着话,他看向刘秀,拱手说道:“微臣时常巡视地方,深知地方军队之弊端,还请陛下明察。”

刘秀是马上皇帝,兵马是他争夺天下乃至立足于天下的根本,现要削减军队,对于刘秀而言,也是个十分艰难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