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2/6页)

陈留乾领命而去。一项绝密的通过施放威力巨大的毒气弹完成突围的计划制定了出来,计划还详细规定了空地日夜联络和地上各种标示的办法。为顺利实施这一绝密计划,空军飞行大队还要求陈留乾,把战场地区的日夜气象情况定时报告空军总部。

因在战争中使用灭绝人性的毒气弹违背国际公约,所以,计划只能暗地里偷偷进行。为了保密,知情范围被严格限定,只有黄维、胡琏、正副参谋长、陈留乾还有几个军的军长等少数人知道。经过两天准备,空军果然如约进行了投送,陆续投下了二三十箱催泪性瓦斯投掷弹和催泪性迫击炮弹,指挥部派专人封锁空投场地,总算是保全了这批弹药。

黄维让人叫来十八军军长杨伯涛,悄悄地对他说:“箱子里装的是催泪性瓦斯投掷弹和催泪性迫击炮弹,我把它们交给你们军保管,你们一定要保管好,严防泄密,记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随便使用……”

此时,广袤的淮河流域聚集了几十万人马,有国民党部队,有共产党部队,还有上百万的支前民工。黄维十二兵团被围于濉溪双堆集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杜聿明率领的三个兵团被困于永城陈官庄周边地区,两地相距一百二十多华里,国民党两部人马战线拉得过长,彼此之间已根本无法相顾协防,总前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先解决掉黄维十二兵团。12月6日,根据总前委的命令,在双堆集地区,中野和华野共九个纵队各就各位,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

这一天,双堆集地区格外安静。安静得有点瘆人。

从当天下午四点半开始,中野和华野从东、西、南三面同时向十二兵团展开猛烈攻击。自被围困以来,黄维指示兵团各部依据地形,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工事、地堡群、交通壕等。十二兵团是机械化部队,配备有大量重兵器,但由于后勤供应跟不上,战车、运输车等缺油少弹,已经不能使用,他们就把这些机动车辆排成一行,上面堆满黄泥、树枝等做成屏障性工事,企图以此对解放军的进攻进行阻击拦截。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解放军见招拆招,在对敌人阵地进行周密的侦察后,立即形成对策,构筑了纵横交错的交通壕、散兵坑、对付敌人坦克的鹿寨等工事,另外,充分发挥解放军善于近战和夜战的优势,与敌人展开猛烈的对攻。

白天,从早上七八点至下午五六点,是国民党部队逞威的时间。他们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解放军阵地发起冲锋,试图打开缺口或扩大被围区域,缓解被逼近的压迫感。对黄维兵团的这一企图,解放军不急不躁,没有采取伤亡较大的对攻战术,而是采用“蚕食”的方式消耗对方有生力量。淮海大地上平坦无垠,没有山,没有丘陵,也没有成片的大树,放眼能看到十几里外,唯一的遮蔽物就是小村庄里低矮的房屋和零零星星的树木。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部队就在夜间组织战士向着敌人所在的村庄挖堑壕,随着堑壕不断地向前延伸,一个个村庄里敌人的有生力量被逐步歼灭。

12月10日夜两点钟光景,北风凛冽,寒气逼人。在十四军的阵地上,官兵不是躺在屋子里就是蜷曲在帐篷里睡觉,本该持枪四处瞭望的哨兵也躲在背风的地方打起盹来。在张围子村的外围,蔡云邈师的一个团正在村南呈扇形向村子方向挖堑壕,没有人说话,大家轮番上阵,配合默契,干得热火朝天。很多汗流浃背的战士甚至脱掉了外面的棉袄,穿着单衣抡起铁锨奋力地挖着土。

蔡云邈一一〇师部队中的大部分士兵都是穷苦人出身,当兵时有的是想混口饭吃,有的是被拉的壮丁,整个队伍之前一直军心涣散。针对这支队伍的状况,按照中野首长的命令,部队起义后立即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整训。中野对起义官兵实行了优待政策,宣布来去自由,愿意留的就留下来,不愿意留的也不强求,一个人领两块大洋作为路费回家去,绝大多数起义官兵被解放军的宽宏大量所感动,经过一周的思想教育,人心迅速稳定了下来,领取大洋回家的士兵寥寥无几。整训后的一一〇师被编入中野第十一纵队,作为解放军的正规部队随即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