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英主贤臣(第2/3页)

目下的广宗、襄国、信都这三处乃是羯国互为犄角的核心战区,一旦广宗被打掉,这种稳固性便不复存在。之后无论是进攻襄国还是直取信都,战术上的选择可以更加多样化。

目下中路军拥有的骑兵战力,包括奋武军在内共有一万三千余众,冀南方面因为战线更加绵长,拥有的骑兵数量更多,有两万六千余众。

再考虑到战马的轮换休整,眼下战场上所需要的战马缺口还有接近三万匹,新收复的河北土地上可以解决一部分缺口问题,但仍需要从河内、河东调集将近两万匹战马。

“王屋匪寇?他们已经猖獗到能够影响径道安全?”

听到于度的汇报,沈哲子便皱起了眉头。

中国大战开始之后,难免会有一部分强梁之众难耐寂寞,想要趁乱取利,这其中主要是不愿归化的河北地方豪强与原本从属于羯国的杂胡势力,比如丁零人。

诸胡之中,丁零人不算太强势,但却非常的活跃,甚至早年羯主石虎南征中便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往往数千乃至上万人自成势力,不事生产,流窜劫掠,偶尔也充当雇佣兵的角色。

目下王屋山附近所活跃的匪寇,早前主要是活动在冀州西部郡县,但是中原大战开始后,韩晃的西路王师加大了对于这些流寇的肃清力度,再加上河东军队北进平阳、西河郡进攻太原,并州局势也变得混乱起来,这些流寇便流窜于王屋山周边,极大影响了河东与中原之间的物资流通。

于度作为王师目下的后勤大总管,也是深受其扰,讲起这些王屋山匪寇难免厉态:“这些匪寇一如蝗祸,本身居无定所,虽然难阻大势,但若继续任由壮大,或要糜烂于山中。”

听到这里,沈哲子也是一脸的烦躁,对于这些疥癣之疾已经乏甚忍耐力,稍作沉吟后便开口道:“入冬之后,各边战事将告段落,平阳方面攻势可以暂缓,着令李炳主力清剿王屋贼寇,届时河内韩晃也要谨守径道,即便诛杀不尽,也要将他们困死于山野之中!”

其实若能用心招抚的话,王屋山中这些匪寇其中相当一部分也能化为己用。毕竟这些人本就乏甚家国情怀,唯利是图,只要行台给予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也不拒绝为行台所用。

譬如三国旧年关羽北伐,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就有许昌南面盗匪游侠响应关羽,使得许昌周边局势崩坏,几乎逼得曹操迁都避祸。可见这些盗匪虽然只是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若能妙用得宜,也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但是眼下王师数十万分布于北伐各处战场上,本就优势在握,也并不急迫招引这一部分游散力量为己所用而助军势。而且这些贼寇桀骜不驯,唯财货能动其肝肠,关键时刻不足倚重,与其耗费心力的去招抚拉拢,还不如干脆杀个精光。

如果不能恭为顺民,那就只有死路一条。目下并州方面王师力量本就充足,潼关、河东的兵力都投入其中,还有弘武军、镇武军并结束了塞上战斗的关中府兵,搂草打兔子,一波收走,如果不能做到,则就显得李炳等人太无能。

对于大将军的安排,于度没有异议,至于之后该要如何调配力量,那就是李炳等统兵大将该要考虑的问题。

之后,沈哲子又询问了一下那些秘阁少壮们的历练情况。这些行台储备人才,如今已经有了千数之众,除了馆院招考并行台选拔之外,一些行台任事官员们也都不愿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将自家子弟塞入其中进行历练,谁都知道若能加入进来,则不啻于进入一个快车道,未来的发展也能更加顺畅。

这些年轻人乏甚实际的事务才能,但是胜在璞玉堪琢,沈哲子也并不将他们严密保护起来,而是各自良才分配到各个部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