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河西龙驹(第3/5页)

康恂主要经营的便是河西马,能够从遥远的西陲转运到河东来,足见其实力与经验,他也是颇有自豪的。

当然这些只是粗略的划分,大凡经营马事的马商,饲马、相马之外,对于马种的择优杂交,兼取各种优点,如果不懂这些,便算不得登堂入室,只能赚点辛苦钱罢了。

这些基础的马事知识,康恂自然张口就来,但旁边却有几个少年流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张口说道:“场主还是带我们去看一看马厩罢。”

外边散养的这些马匹,望上去虽然也都不乏高大,但却算不上是什么好马。真正的良驹,不会与普通的马杂养,这几个少年看来也是经常走访一些马场,眼界倒是极高。

听到少年们不耐烦的口气,康恂倒也并不羞恼,只是脸上突然浮现出一些稍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凑近过来低声道:“几位郎君看来也是深识相马之道,倒不知你们可曾听过河西龙驹之名?”

“河西龙驹?场主厩中竟有如此良种?”

听到康恂这么说,一众少年们俱都脸色一变,包括薛强在内也难以置信的望着康恂。

眼见几个少年的如此反应,康恂也不由得感慨果然一个个都不是寻常人,贺苗今次真是给自己带来一个不小的麻烦。

所谓河西龙驹,乃是一种河西良马的雅称,神骏异常,兼具诸多马种的优点,可以说是河西马中屈指可数的良种,哪怕在河西,数量也绝对稀少,仅有少量从盘踞在西海郡中的鲜卑吐谷浑部落流出,而且其配种培养的方法也被吐谷浑严格保密,不使外泄。

这种神驹之名得传中州,还是在王师上陇之后,陇右都督庾曼之在清扫陇上各境胡虏,偶然间得获踪迹,如获至宝,使人一路悉心照料送入河洛行台。之后虽然也是广索,但吐谷浑本身便游牧不定,也不是势力范围太强的部落,却是所得甚微。

康恂也是因为经营河西马路,才道听途说得知此事,但是真正的河西龙驹,他却一直不曾得见。整个中州大概也只有洛阳行台才有着百十匹的数量,其讯息也并没有广泛传播开来,康恂这么一提,少年们俱都反应激烈,可见也是消息灵通。

“几位郎君太看得起我了。”

康恂闻言后便摆手否认,且不说他根本没有这种神驹,哪怕是有,也要想方设法进献给行台大将军,才能得利最多,让这些膏梁子弟看上一眼都会觉得是莫大损失。

少年们听到这话,俱都失落无比,转而又各自谈论起有关河西龙驹神异种种的传言,所知竟然比康恂还要详细。可以想见,他们该是有亲长在行台担任要职,才会接触到此一类小范围流传的事情。

“我虽然无幸得获神驹,但也常年出入陇边、河西,偶得几匹珍畜,疑似龙驹遗种……”

听到康恂这么说,少年们眼眸复又变得晶亮,连连催促他相引一观。

康恂便也不再推辞,唤来家仆耳语几句,然后便带领着少年们直往马场深处而去。随着渐入其内,马场的防卫也变得严密起来,多有豪奴持杖游走其间,神色警惕的望向往来人众。

甚至在几个防事完好的马厩外,居然还有带甲武贲持械在外站立,一望可知必是王师精勇士卒。眼见康恂居然有能力让王师出面护卫,少年们望向他的眼神便又凝重几分。

康恂见状便也矜持笑笑,其实那些王师战卒跟他没有什么关系,是各部军主放在马场看守他们所预定的战马,待到完全采购完毕一起带走,但康恂也不作解释,乐得保持神秘。

还未靠近最深处的马厩,已经有嘹亮透彻的马嘶声传来,听到这个声音,少年们脸上振奋之色更加明显。

闻声相马,随着行台统下武风炽热,各地也流传诸多所谓《伯乐相马经》之类的古籍著述的印本,少年们大概也是熟读马经,对自己不乏信心,所以连家人都不多带,便敢直接来泥沙俱下的马场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