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1章 宿卫哗变(第3/4页)

听到这话,众人齐齐倒抽一口凉气,又有人反驳道:“这话不对,司徒离都乃是因为发现早前袭杀沈司空的乱众,所以才亲自率众前往讨伐……”

“你这话更是不对,袭杀沈司空者正是那些琅琊奸众。要不然为何此前爆出琅琊惨祸?要我来说,那些人也真是找死,吴兴沈氏位高权重,余者不言,单单梁公一人,时流几人能及?他们竟敢袭杀梁公之父,即便无有乡祸,待到梁公南来,也要死个干干净净!杀父之仇,岂能相忍……”

众人各自消息渠道不同,看法也都不一,一时间争执不休,但话题总是下意识的围绕司徒为何猝然离都,而且还带走一位宗王。要知道司徒乃是台内首辅,如果不是发生什么大的变故,是绝对不可能这么仓促的离开中枢的。

这些兵长们或是品秩不高,但身在宿卫之中,这一点危机意识还是具备的。

“高位者争权斗势,罔顾黎庶苦寒。咱们身在行伍或还无觉,前日我告假探家,才知坊里多有饥寒,竟然有人家已经生生饿死……”

其中一人抚膝长叹,继而又低声说道:“诸位难道不觉,目下都内势态,与早前苏祖旧乱爆发之前何其相似!”

“这不可能!江北王事大进,梁公中原斩获殊功,且去年年末入执徐州,目下或许还在广陵,须臾便可过江,江东纵有奸流,谁人敢于放肆?”

“你道沈氏又是什么良臣?我可是听说,梁公恃功而骄,都内近来动荡频频,正因台阁深患江北势大才有调度布局,沈氏在朝者多数贬斥于外。或是梁公因此不忿,怀怨内攻,谁人能制?”

“这更是荒诞之言,梁公怎么可能……”

“琅琊王氏,那也曾为元辅门户。在位者何等心肠,咱们劳苦戍卒又如何得知?无非为人用命而已,至死未必能得一明白……”

话讲到这里,气氛便低迷下来,半晌之后才有一人故作调侃道:“若真祸将及于都下,果真难免苦战,咱们何不直夺石头奉于梁公?梁公壮行当时,畿内谁人可制?台辅尚且要束手无能,又何必逼迫咱们这些寒卒徒往送命。更何况,沈氏豪称江东,沈司空更是奢赏无度,左右都是卖命,何不求一个好价钱……”

那人讲到这里,却发现氛围陡然变得死寂下来,无人再敢接话,他自己也意识到失言,稍显尴尬的搓手局促说道:“戏言罢了,不当真、不能当真……”

正在这时候,石头城内突然鼓号大作,乃是集结各部归戍的信号。听到这一号令声,众人也都不敢再游荡在外,各自拱手作别,而后匆匆赶往自己部属所在地。石头城周边多有此类兵长飞奔身影,可知过去这段时间里,类似的聚会发生不只一处。

石头城戍堡内,周谟眉头紧锁,手指死死攥住佩刀刀柄。他虽然已经知道局势危急到了极点,顷刻间或将会有大变发生,但却没想到变故来得如此猝然,褚翜刚刚离都,都内征兆便显露出来。

刚才建康城内传来飞报,言是州城庾翼的历阳军卒突然有了不寻常的调动,全都列阵于建平园之外,将整个建平园围堵的水泄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如此异兆,可想而知意味何在。

庾氏兄弟必然是在得知褚翜南下断其退路后,想要先发制人,用强擅作废立,以求争抢一线先机。

心内思忖的同时,周谟也在思忖自己该要如何应对。虽然眼下他的石头城守军在兵力上仍然占据优势,而且还依存坚垒为守,可一旦庾氏完成废立,必然会与覆舟山方面紧密合作,两方合兵,周谟的兵力优势便不在。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方察觉势态不妙,索性直接放弃攻打石头城,而是裹挟君王远奔西逃,而褚翜也是前脚刚走,根本还未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若是周谟坐守石头城,任由对方逃窜向西,那罪过同样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