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梁公旧态(第2/3页)

一个政权陡然壮大,看似辉煌一时,但其隐患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汉赵祸起帷内,石赵祸生肱骨,前秦的崩溃更是一种讽刺。而前燕,最起码在慕容恪在世辅政的时期,是能够保持整个政权的平稳。

从这方面而言,慕容恪的才能的确不可小觑。最起码在沈哲子看来,慕容恪是远比后世被一部分人吹捧成战神的兄弟慕容垂要强得多。

慕容垂或许在军事上的确有着非常优异的才能,但在政治上基本就是负分。后世许多人将前燕的灭亡归咎于不能任命贤能,在位者拼命排挤慕容垂这个国之勋柱。

但慕容垂受到人的排挤,本身就是其缺陷所在,一个真正优秀的人才,不只在于能在他的位置上发挥出色,更在于能够给自己营造一个完全发挥出自己才能的环境。

慕容垂的确是少年得意,临老又焕发出一阵夕阳红,但充其量不过只是一个加强版的冉闵,战场上胜数连连,但却是越打越虚,根本不能将胜利转化为切实长远的利益。

他所创立的后燕,最终被他所扶植起来的小兄弟拓跋珪所消灭,也是一种必然。正如冉闵在华北的一时癫狂,成全了前燕的南下称霸。

历史尤其是在动乱的年代,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种报应不爽。而鲜卑各部族的兴起更说明了一个最朴实的民间谚语,先胖不是胖,后胖压倒炕。

鲜卑各部族壮大兴起的顺序是段氏、慕容氏、拓跋氏、宇文氏,都是从孙子混出来的,一代站在一代尸骨上,尤其是宇文氏,在五胡乱华的过程中,简直就是一个万年打酱油的存在,但最终就是宇文泰能够总结历代得失,给这一段鬼打墙的历史施加以实质性的推动,最终蕴生出了隋唐盛世!

当然这就扯远了,还是说回慕容恪。温放之评价慕容恪颇具自己旧年姿态,沈哲子略作思忖后,也的确颇有同感。

一样的面对家业存亡危机,一样的身负重任而远出求援。

在这个年代,辽地本身就是边荒,尤其三国时期被司马懿祸祸过一次,变得更加荒芜,慕容氏虽然父子相继经营辽东,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尤其眼下更是本身就处在分裂当中,变得更加虚弱。

如今占据河北的石虎,如果不能保证后方稳定,甚至很难做到与江东政权隔河对峙。所以他与慕容氏很难达成妥协的共识,必须要彻底的臣服,完全的附庸。

虽然在本来的历史上,石虎以统一北方大势尚且不能攻取辽东,但大未必就是好,尤其眼下辽地形势更关乎到石虎政权的存亡。而慕容皝也并没有如原本的历史能够快速剿灭其兄弟慕容仁,实力更是虚弱。

所以从目下的形势来看,如果没有外力介入,慕容皝覆亡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时间不会太久。那么慕容恪此行任务之重,便可想而知。

虽然彼此有着相近的人生履历,但沈哲子对于慕容恪却乏甚同情,反而有种幸灾乐祸的喜悦。至于慕容恪那一番陈词,正如早年他游走各方谋求活路时所说的那些话一样,响屁不臭,不必太认真。

不过温放之倒是给予了慕容恪极高的评价,待到讲完其人优越之处后,便又继续说道:“这个慕容恪,颇具权变阴窥之能,实在不可小觑。大都督或是目其部众为远患,但就近观察,其实也无力为祸。我倒觉得,眼下都督府士用正缺,若能将之引为己用,教以华夏正伦,未必不可用其才力。”

收服慕容恪?

听到温放之这个建议,沈哲子只是笑而不语。一个家族或是真能得获天眷,几代之间贤才辈出,历史上这样的现象,又岂止一个慕容氏。不过作为一个后知之众,沈哲子的确对慕容氏颇存偏视。

毕竟历史上的苻坚是用身家性命、家国天下为代价,试出了慕容家一窝养不熟的白眼狼。不要说慕容垂这样真有才能的,就连慕容家的小兔儿爷,玩可以,别真用。信任成本太高,随时都有可能反手一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