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0章 肆无忌惮(第3/4页)

按照事态正常发展来说,这些人在尝到甜头之后,势必会追加投入,以期能获得更大的回报。而投入的方式自然是招兵买马,或者联络中原地区那些实力更大的坞壁主,实力必然会有所提升。

这些人在势弱的时候,已经很难服从江东朝廷的管束,等到实力大起来,必然更加视江东朝廷为无物。而沈哲子所依仗的除了丰厚家资以外,就是在江东朝廷所经营起来的权势和影响力。从这一点而言,他这做法就是在养虎为患,当自己不能再满足那些人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反噬。

但这是剔除了外部因素的情况,事实上这种情况根本就不会发生,因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不会给这些人留出太多的发展时间和机会,他们根本没有可能壮大起来。

眼下的情况是,北边的石勒还在稳定内部秩序,消化已经控制的人口和土地。而南方则因为苏峻之乱而元气大损,也需要几年时间来休养生息。眼下的僵持只是暂时的,因而给这些人左右摇摆留下一个空间。但无论双方谁抢先发难,这个僵持就会被打破,而这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趁着这段时间,沈哲子花钱请他们去杀羯奴,其实也是为了给他们增加投胡的心理负担。彼此已有血海深仇,不敢轻易去投。要知道他们屠杀羯奴的数据可都在沈哲子手里握着,羯胡又不是什么有涵养的君子之族,假使他们投胡,将会面对怎样的下场可想而知。

至于第二点,如此挑衅,会否引来羯奴的疯狂反扑,这其实并不是沈哲子需要担心的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羯胡根本无力过江。

要知道,当年中朝南下灭吴,结束三国割据的乱世,可是从司马昭年代就定下了策略,几乎可以说是准备了几十年之久,才跨过大江天堑。而且这其中,还不乏吴主孙皓自己玩死了自己的缘故。

如今的石勒虽然勉强统一了北地,但是国力较之西晋最初还是有逊,尤其内部并不安稳,并不足以支持其完成这样的跨江作战。哪怕是到了石虎时期,普发丁壮想要南下灭晋,仍是不了了之。

而江东时局虽然混乱,但还是有一个共守大江的前提存在。既然大本营不会被威胁到,沈哲子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当然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石勒以此为借口作势要南征来威胁江东朝廷,或会被其他人利用,作为除掉沈哲子的理由。

但这当中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石勒是反越府起家,如果朝廷接受了石勒的威胁,那么其法理性将荡然无存,而且沈哲子也根本不会束手待毙。

不足以对江东用兵,那么石勒会不会因此而对北地的汉人进行大肆报复?

这个想法,不便宣之于口,但其实恰恰是沈哲子所希望的。石勒这个人并不简单,起事之初稍有起色,已经在注意拉拢汉人,虏廷中不乏汉人为其所用,近年来更是劝耕劝学,一副明主姿态。正因如此,让时下许多人对其不乏期望。

但这并不意味着,石勒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如果他是一个汉人,或许还可以做一个曹操。但他是羯胡,他的基本盘也是羯胡,羯胡内附已久,与汉人之间除了民族的差异之外,还存在一个阶级的矛盾。石勒以汉人君主的姿态来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背弃了他自己的力量源泉。

石勒死后,石虎很轻易的篡夺了政权,即便有所波澜,但却没有酿成太大的动荡。而且那些作乱者,与其说是效忠石勒,不如说是不满石虎掌权。这本身就说明,石勒和他的儿子已经被羯胡所放弃,而石虎那种更为激进的做法,显然成了他们的选择。

而且石勒在世时这些努力,也并没有邀买到汉人的人心。汉人们对于羯胡何人掌权,几乎是漠不关心,更谈不上对石勒子孙的忠诚。即便子嗣断绝,不过几声唏嘘而已,谈不上为之奋起而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