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0章 长城竹海(第2/3页)

“不妨事。”

沈哲子笑着摆摆手,他如今身体日趋强健,早不复最初那么体虚。相对于外间的炎热,这竹林内清幽雅致,凉风习习,确是一个绝佳的避暑圣地。他心内倒是有些后悔,不该跟这群老男人混在一起,与公主漫步在这幽幽竹林之中,欣赏那女郎宜喜宜嗔姿态,也是一桩乐趣。

庾条身披一件博领鹤氅,阔步行在这竹林小径中,兴致盎然大笑道:“这竹海果然不负其名,行于其中似无别界,远离俗世喧嚣,让人神清意畅,熏然已醉。就连我这浊人,都忍不住生出清奇意趣。”

时人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庾条这番感慨,也让其他人颇为认同,那钱氏主人笑道:“哪怕长居此乡,见此竹海壮美,仍让我悠然忘形,平生夙愿能埋骨清乡。”

长城竹海确实蔚为壮观,哪怕经过千数年的砍伐,到了沈哲子所生活的后世,仍是江南面积最为广阔的竹海。时下山野河泽本就开垦不足,一切都保持着欣欣向荣的自然原生态,这竹海便更加壮美,从长城县一直蔓延到义兴郡治阳羡,巨竹参天,郁郁葱葱,漫步其间,确有世外出尘之感。

然而沈哲子却没感受到多少清趣,他看到的是漫山遍野的铜钱。时下竹材用途极为广泛,食用的竹笋、竹荪,药用的竹实、竹汁,亦可造纸,民屋舟船,桥梁车驾,不只关乎民生,更是极为重要的军用物资。陶侃比较让人推崇的行为就是在荆州任上收取废弃竹头保存起来,等到桓温北伐时都能取用。

如此大面积的竹海,简直就是一座予取予求,根本不必节制的宝库。单单竹海自然的生长,便完全能够补充这种消耗。

相对于木材,竹材更加轻便,易加工取用,耐水蚀虫蛀,而且成材更快,虽然在坚固性上远逊木材,但有这么多优点,在许多方面都可以作为木材的代替品。在沈哲子的构想中,竹材也是要往京口大量调运的大宗商品,因而今天才答应各家邀请,实地来看一看这漫无边际的竹海。

一边在竹林漫步,沈哲子一边听长城县各家言道竹海的开发和利用。这样广阔的竹海,远非一家一户能够垄断霸占,而且在盛产竹材的长城县,竹材根本就卖不上价格。

而且竹节横生,扩展速度极快,以往长城县人非但不能因此得利,反而深受其害。不只要砍竹,还要掘根,以防竹林蔓延侵占本就不多的耕田。至于砍下的竹子,除了少量用于制造各种器具之外,绝大部分都是用来当做薪柴焚烧。

一直等到沈家牵头疏浚河道,使得长城县水道也连接到整个吴兴的水网中,运输的成本大大降低,各家才因此而得利。如今在长城县,伐竹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耕织的民生产业。

沈哲子特意赶去伐竹场看了看,大批乡人在此砍竹,粗长的竹竿堆放在刚刚砍伐出来的空地中等待运输下去。而在这竹竿堆下面,又有许多竹笋顶破了土层往上生长,可见这竹海生命力之旺盛。

乡民们砍竹,并不区分大小,一路平推过去。在这样的坏境中,考虑什么可持续发展简直就是一个笑话。这些人砍竹的速度,甚至还不如竹林自然生长的速度快。其中大的有贩卖价值的被挑选出来,小一些的则被随地丢弃,由其腐烂。

看到这一幕,沈哲子便有些心疼,这些被丢弃的竹材,在一些缺竹的地方也价值不菲。对于乡民们的这种浪费行为,他也知不好劝阻,吴兴水道虽然畅通,但也不可能尽数用来运输竹材。在有限的运输力下,自然要挑选回报更高的材料。

但若任由这些竹材被浪费,又实在不是沈哲子的风格,所以在竹林中绕行一周后,他渐渐有了一个决定,趁着下山之际与长城县各家商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