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砸锅(三十二)(第3/3页)

这边提到钱,立刻就有官员跟着表态,“没错。四方交钞全部是低价购买咱们的粮食,他们转手卖出去赚了多少好处。我觉得陶尚书说的有理。”

魏京望心中大大不快,他是丞相,当然知道这个问题早就在元国王庭中引发了不满。只是郝仁大王坚持,众人也不得不眼瞅着四方同盟在其中运转,掌管着贸易大权的欧罗巴行省就大赚特赚。只是此时有人说这个,这可是在要价。他们的意思很明白,哪位王子能拒绝四方同盟,他们就有可能支持谁。

心中不快,魏京望也只能忍了。要是郝仁大王早早确定太子,此时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破事。但是局面到了如此地步,拥有权力的这些人就有了机会开价。心中给这帮人记了一笔,魏京望说道:“此事当然重要,郝康王子一定会支持大家的想法。”

话音方落,就听蒋广投冷笑一声,“呵呵,四方交钞不过是表面而已,真正要紧的乃是四方同盟。我倒是听郝贵王子说过此事,不妨请王子出来与大家说说。”

“此时又不是商议这个的时候!”魏京望怒道。

“早几天晚几天都要说,还不如早些说明白!”蒋广投大声说道。见除了魏京望之外的其他人都不反对,蒋广投命道:“请郝贵王子。”

没多久,郝贵走进了大厅。众人起来向郝贵行礼,腰中扎着白腰带,头上勒着白布头箍,以示戴孝。他一一拉起众臣,寒暄几句。接着坐在蒋广投上手位置对众人说道:“当时父王答应加入四方同盟,一来是元国实力尚且弱小,二来是我岳父伯颜大帅刚当上西罗马国主不久,蒙古人自然要帮蒙古人。这才不得不与宋国虚与委蛇。我岳父伯颜大帅立国数年,国内政局已稳。这四方同盟已经没用。东罗马乃是我岳母的母国,自然不能抛弃。这四方同盟该变为三国同盟了。没道理让欧罗巴行省趴在我们三国身上吸血。诸位,我已经派人去西罗马,与我岳父商议将四方同盟变成三国同盟。想来不久之后就能有消息。”

听到这话,商务尚书陶之言已经连连点头。没有欧罗巴行省靠四方交钞垄断贸易,元国定然能够赚到更多。更何况伯颜大帅从大元时代就是蒙古朝廷里面极为显赫的人物,此时更是硕果仅存的大人物。有这样的人物做郝贵的岳父,就意味着两国可以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

魏京望哪里会不知道陶之言的心思,可知道了又有什么办法。光是伯颜的名头就让人觉得仿佛身处大山的阴影之下。

郝贵则趁机说道:“我这些年参与政务,与诸位多有往来,听了诸位许多话。想我元国有煤有铁,林木茂盛,黑土地肥沃无比,贸易本就该用我元国交钞。等三国同盟建成,在座各位都会富贵,岂不美哉!”

魏京望心中更是焦急,若是让郝贵这么说下去,只怕他此时宣称众人到底要选谁,许多人就支持了郝贵。魏京望连忙对部下使了个眼色,部下偷偷出去了。没多久就见外面进来个内侍说道:“诸位,太后觉得身体不适,请了太医进寝宫探视。此时大王子正在宫里侍候太后。”

郝贵一听连忙起身告辞。看着郝贵的背影,魏京望心中非常失望。郝康的问题就是与元国脱离太久。以至于没人与他真正打过什么交道。虽然在钦察汗国入侵之时郝康领导元国兵马抵抗,打了大胜仗。可那之后郝康就去了蒙古朝廷为官,若是郝康能够说服太后宣布由郝康继位就好了。可几天过去了,太后包惜弱居然对这件大事根本没有言语,甚至连出来召开朝会都没有。这么下去岂不是让蒋广投占了上风。

其实魏京望对于谁继位也没啥特别的倾向,但是为了他自己以后在朝廷里面的地位,魏京望无论如何都要把他支持的人附上元国国主的位置,不能让蒋广投他们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