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砸锅(十四)(第3/4页)

“这个……”胡知县一时不知道该说啥。其他人最初和胡知县一样不说话,但是更多人看胡知县的目光里面可不怎么友好。

最后会议就在如此微妙的情况下收场。赵谦他们也没有留下来的事情,很快就出发了。在路上,赵谦觉得也没什么。却没想到第三天,阴处长找到赵谦,“赵府尹,我们这边有点情况向说一下。”

“什么情况。”

“就是胡知县帮助他同乡在当地做生意的事情。”

“难道有什么不法?”

“嗯……反正地方上的干部意见很大。说胡知县让他的同乡承包了不少县里的商业买卖。譬如一些食堂,一些铺子。就是向官府采购提供供应的那部分。”

赵谦听完之后叹口气。他只能说:“我知道了。”

阴处长看到赵谦这么上道,也不再多说。等阴处长离开,赵谦心里面有点明白为何胡知县得罪这么多人,大家的理由非常正常,就是经济利益。胡知县自己有没有贪污,这个有检查机构调查。阴处长这吏部的情报证明,这位胡知县是为他周边的人谋福利的。而这种福利当然就影响到其他官员干部的机会。

原本赵谦还有找杨耀说说的念头,他自己很快就给否定掉了。毕竟这等事情与农业部没啥关系,农业部看的是胡知县在农业建设上的成绩。而且好汉护三村,好狗护三邻。胡知县这么干从道义上没啥,只是挡了别人的财路当然会遭人恨。现在大宋财政稳定,吃官府这一路的好处非常稳定。赵谦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这等事请教一下老爹为好。

在下一个县里面视察,赵谦就觉得这位知县的工作非常一般。就是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朝廷下达的命令他也会执行,却也只是执行而已。至于官声,这位知县可比胡知县强多了。赵谦询问其他官员干部之时,大家都认为这位官员不错。有胡知县的例子,赵谦专门用查看大家伙食,以及官府供应的关怀为理由,对这边的供应体系做了个小调查。

得到的结果没有让赵谦意外,这个县吃官府利益的各个行业呈现出雨露均沾的意思。能做这些的人当然都有自己的背景,而分配是相当的平均。当然也有各种不满,却没有胡知县那种一窝蜂的集体反对。因为都有的吃,就呈现狗咬狗一嘴毛的意思。

这边还没来得及梳理,开封府尹赵谦就接到了红头文件。赵谦的地位,只要是大事,就会给他发一份红头文件。总不能说太子赵谦出去几个月,回来之后对于朝廷完全陌生。赵谦知道自己义务所在就仔细阅读。自然而然就看到了蒙古战况。

信心很简单,蒙古大汗铁穆尔并没有接受伯颜的建议,直接派遣旗军与天竺奴隶王朝在伊尔汗国展开对攻。报告中说,据说战况并不乐观。赵谦早就把蒙古的事情抛在脑后,此时还觉得有点意外。他虽然觉得铁穆尔这厮应该不太重视伯颜的建议,却没想到这厮不仅不重视,更是无视了。这显示此人非常不成熟。

在赵谦看来,不在乎伯颜并不稀奇。年轻人都不喜欢老头子们,特别是上一个时代的老头子。但是打了胜仗的话,获得最大利益的还是当下蒙古大汗铁穆尔。借着战争胜利,铁穆尔就可以建起自己的威望。以赵谦知道的例子,老爹赵嘉仁就是明显的案例。

老爹现在搞起反对封建迷信不遗余力,按照老娘讲述的过往中老爹在福建当官的时候对于合作可不挑剔。为了开辟航道,老爹建起灯塔体系。当年老爹和大伯靠种植除虫菊挣到的钱只够维持老爹的船队,建设灯塔不仅需要钱,还需要地方上的影响力。所以老爹毫不迟疑就与大和尚们全面合作,请求大和尚与地方的庙宇道观出钱相助。

不管有钱有权的现在是如何对付宗教份子,当年的老爹可是亲自领着人带了礼物上寺院感谢大和尚们的相助。这也才给了赵谦的外婆相女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