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短暂和平的终止(十三)(第2/3页)

带着这样的疑惑,赵谦勉强握紧手中的左轮手枪,继续迈步向前。最前面的蒙古人见到赵谦就这么孤身一人向他们走来,立刻呲牙咧嘴的对着赵谦嚎叫起来。赵谦僵直的举起手臂,对着呲牙咧嘴的蒙古人开了一枪。双方此时有十几米距离,子弹只在蒙古人面前的土地上打出一朵土花。然而那个蒙古人没想到赵谦手中那小小的玩意居然能把子弹打到这么远的地方,大惊之下本能的躲闪。结果脚下一滑,直接从他左边的土坡上摔滑下去。

看着敌人的窘态,赵谦突然明白过来。原来对面的敌人也有属于他的恐惧,宋军的火器给了蒙古人太多可怕的印象,这些人之所以不敢前进,大概就是因为害怕宋军火枪。

想到这里,赵谦突然觉得一阵滑稽。在他自幼的印象里,蒙古人就代表着野蛮与勇敢。虽然赵谦的老爹赵嘉仁并不这么讲,但是赵谦能看得出他的老爹从来不会轻视蒙古人。然而就如他老爹和许多人所讲,在面对恐惧的时候向前一步,就能看到自己在面对什么。

赵谦本以为面对的是凶悍、精明、深思熟虑的敌人。没想到面对却是有恐惧,有慌张,对于战场同样没什么把握的敌人。配合之前他们的虚张声势,这些弱点看上去就更加可笑了。感受到了敌人的窘态,赵谦突然感觉那种仿佛是束缚般的僵硬感消散了,干涩的嘴里突然就有了唾沫,脑瓜也随之更灵光起来。赵谦大声喊道:“四班过来,跟着我对付后面的蒙古人。”

很快,就跑过来三个人。赵谦再看四班的位置,就见四个人看护着二十几匹马。这也是看护的最少人手,马匹金贵,大家不想让马匹在此时跑散。

赵谦麻利的把手枪塞进枪套力,端起他已经装填好子弹的步枪,扳开扳机,在火枪尾部的孔里塞上火帽,接着举枪瞄准。步枪在这种十几米的距离上有着无比的优势,简单瞄准之后就对着密集的蒙古人队形开了一枪。

啊的一声惨叫,有个蒙古人翻滚着落入旁边的坡下。赵谦之所以在背后依托这道土岗,是因为土岗下面只有很窄的一块落脚地,其他地方都是坡度很陡的斜坡。若是跳到斜坡上,立刻就会顺着斜坡溜下去。没想到蒙古人竟然敢跳到这样的地方,此时赵谦脑筋格外的灵活。他再也不觉得自己置大家于死地,而是稍稍后悔自己应该提前布置一下。只要有五个人在这里放枪,蒙古人就根本过不了。

见到排长麻利的放枪,跑过来的三名战士中的一名也明白过来,他跟着赵谦一起对蒙古人放枪。同时还忍不住对着另外两个傻乎乎看着的战友喝道:“一起打啊!”

那两位听到战友的怒喝,也如梦方醒,也连忙接着放枪。已经下来的十几个蒙古人一看局面如此,立刻就举着蒙古刀冲过来。赵谦抽出左轮手枪,对着冲过来的蒙古人就开枪。十米内的蒙古人接连被打倒了两个。其他的蒙古人都懵了,他们没见过这样能够连续射击的火器,更不知道赵谦手中的家伙到底能打出多少子弹来。

就这么一愣神,战士们已经再次装填好子弹,继续对蒙古人射击。转眼又打倒四人,其中两人甚至是被同一发子弹打伤的。赵谦则麻利的拨开转盘,倒出弹壳,用装弹器再次加入六发子弹。然而没等赵谦开始射击,蒙古认纷纷发出惨叫,顺着斜坡就往两边溜下去,再也不敢和宋军敌对。

“你们守住这里,别让蒙古人再打过来。”赵谦命令完,就转身去看正面战场。这一看,赵谦再次紧张起来,却见蒙古骑兵居然已经冲到了宋军面前,幸好蒙古人是仰攻,加上地上的许多陷坑,他们没办法冲击宋军的战线。宋军的步枪上都有刺刀,此时也来不及再装填弹药,大家就用上了刺刀的步枪和蒙古骑兵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