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革旧鼎新(四)(第3/3页)

南部信直、九户政实这对君臣为了抒发私怨完全不顾大局,居然在打仗的关键时刻闹矛盾,正适合“喧哗两成败”的待遇。前者削去一半土地,后者贬为庶人,削去家名。

伊达辉宗的死得到了确认。这家伙也是不识大体酿成灾祸,虽然一死犹不能免除罪责。遗孀义姬与孤儿政宗上门拜访了平手义光,苦苦哀求终于获得谅解,只给了减封四分之一的微薄惩罚,依然保留了三十万石领地。

但是,原来归属于伊达旗下的田村、白河、黑川等“与力大名”,全部收回作为幕府直臣,并且迁往关东各处。其实伊达家的力量相当于是减半了。

其余无功无过的诸侯,保有原领即可。

——本来是这么安排的。

一系列处分令下来,在奥羽划出了大约四十五万石的土地,暂时没有决定怎么使用。

可是,义光起身回近畿之前,又发生了规模不小的变乱,起因是半武士半富农身份的土豪地侍普遍抵制检地、刀狩、士农分离的法令,发起“国人一揆”。尤其是浅利、小野寺、户泽等小领主,本来集权度一向就很低,一闹起来根本无法节制麾下的家臣。

幸好他们还有点记性,没忘记眼前的教训,遇事之后就赶紧闭门守户,窝在居城里不出来,派使者向幕府军求救,避免了被裹挟进叛军的遭遇。

其他几个大一点的势力也纷纷遇到问题。不过最上义光、安东爱季、津轻为信都有能力自行解决。包括十五岁的伊达政宗也亲自上阵经过苦战取得胜利。

最困难的是南部信直,由于领地的缩减,兵力捉襟见肘,而且家臣也普遍不满。他这个曾经的北奥霸主,沦落到被一揆众堵在城里断了水粮的程度,幸得幕府大军助阵才得以生还。

这么七七八八消耗下来,平手义光居然连续在东北拖延了接近一年的时间,而且依然不敢说后患完全消除了。竟有些骑虎难下之意。

从此他才不敢轻视这“穷山恶水”的环境了。

平手汎秀写信给儿子,出了个主意:“空出八十万石左右土地,令德川家转封至奥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