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八章 游戏规则(第2/4页)

垄断的好处大家都懂。

既然这样,当然大明的商人们就有涨价的资格,垄断供货商要是连这点觉悟都没有,那也未免太蠢了,付出的成本多了,无非就是转嫁给购买者,反正资本家是不会赔钱的。棉布倒是都会造,可蒸汽机的推广,实际上正在大幅拉低大明棉布价格,另外因为长期依赖大明的布匹,很多地方其实已经逐渐失去自己织布的能力……

这并不夸张。

吕宋岛上的土著就已经没多少会织布了。

毕竟纺织技术也需要传承,吕宋岛的西班牙人和华侨,大量进口大明布匹销售给土人,这样的贸易在杨庆出现前已经持续数十年,这些年里土人习惯了购买棉布。延续到现在那些懂纺织的老人死去后,年轻一代不可能还会织布,他们会种棉花然后把棉花卖给商人,但他们却不会把这些棉花纺线织布。

而且他们也不想会。

作为世界上棉花单产最高的地方,无论是土人还是那些商人,都喜欢卖棉花然后买布。

毕竟买办们都是一个德性。

这就是技术的断代。

而这种断代想恢复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对于这种本来手工业就很脆弱的地方,一个老工匠的手艺失传,又可能就是整个体系的倒退。

总之杨庆那些些对农工阶层的善待措施,对资本家的确有影响,但也仅仅是影响而已,不会对他们构成实质的损失。

倒霉的只是地主而已。

刚刚被割了一遍韭菜的地主算是大明这场变革中,应该说唯一的受害者了。

他们的反抗也最激烈。

四民大会堂。

“姜斋兄,你是支持我的吧?”

杨庆一脸纯洁地对王夫之说道。

“护国公,请恕在下对公田法不能苟同了!”

王夫之说道。

“呃,那真是太令人遗憾了,可是你为何不支持我呢,你应该明白我的良苦用心吧,像你这样的智者,难道不明白我大明之前乱世之源就是土地兼并?公田法难道不是解决土地兼并的最简单,最有效手段?只要公田法推行,大明可以说永远摆脱土地兼并的阴影,你为何就不支持我呢。”

杨庆忧伤地说道。

“护国公,如果朝廷想赎买土地也应该以自愿为原则,有人愿意将田产卖给朝廷,我们无话可说,但如果强制性要求别人卖就不行了。”

王夫之身旁一个士子代表说道。

王夫之点了点头。

然后他俩带着一帮士子代表,傲然地从杨庆面前走过,到他们各自的席位上就坐,而杨庆则继续面带笑容地站在那里,就跟个倚门卖笑的一样欢迎那些代表们。不过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他的职责就是为四民代表们服务,虽然他并不经常过来,但只要过来了就还是尽职的。而眼前一批批进入的四民代表有的跟他热情行礼,但也有的明显在回避他,很显然士绅们的努力获得了不少成果,毕竟他对曹溶的处理造成了很多误解。

很快两百九十九名四民代表全部就席。

杨庆返回发言席。

紧接着那些旁观的百姓涌入。

护国公开始正式对他的公田法进行解释,当然,这只是个程序,这段时间这东西早被扒得很透彻,包括杨庆那些支付手段的真实目的,尤其是那些五十年期的土地券……

五十年啊!

光货币贬值就能把这些土地券价值拉低三分之二了。

金属货币也是要贬值的。

十六世纪的一百年里,西班牙物价上涨了四倍啊!大明目前吸纳白银的速度,丝毫不比美洲白银当年涌入西班牙的速度慢,后者只是在吸纳美洲白银,而且同样在大量花出。但大明吸纳整个世界的白银,还是几乎只进不出的吸纳,这几年除了粮食因为护国公的强硬干涉,勉强维持着正常外,其他所有东西都在涨价。明明各种物资供应充足,可就是价格始终都在涨,那些聪明人已经在报纸上评论白银涌入和护国公大量发行纸币造成是事实上货币过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