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零章 股灾的序幕(第2/3页)

就连房租都涨了三倍。

不得不说股票真是个好东西,仅仅一年时间就创造了无数奇迹,让无数人富可敌国,尽管只是纸面的,但纸面的富可敌国也是富可敌国……

昂贵的印度马拉着马车,载着一位纸面身价两百万的巨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过,四周无数各色雨伞撑起,梅雨季节的雨雾中,倒也颇有几分诗情画意……

一个穿油布斗篷的人低着头突然走到了马车旁。

紧接着他的手从怀里抽出。

方孔炤下意识地一转头,一个东西蓦然飞进视野,还没等他清醒过来就落在脸上,而那人却低着头以最快速度挤进了人群中。方孔炤疑惑的和他对面人互相看了看,然后低头捡起脚下的东西,这是一本薄薄的印刷粗劣的小册子,封面上一行字……

《铁路骗局剖析》

方孔炤立刻皱起眉头。

“哗众取宠!”

他鄙夷地说道。

不过他还是打开了这个小册子。

然后脸上突然多了几分阴郁。

因为这个小册子里面的内容明显看得出是内行人写的,这些内容逐条分析了铁路修筑的各种困难,还有护国公那些铁路计划的种种不切实际之处。像那些大江大河的桥梁建设之困难,隧道开凿的工程量,火车最大能够行驶的坡度,沼泽水网地区施工的艰巨。尤其是还以最火的两京铁路为例,详细介绍其工程难度,首先长江黄河淮河三座桥就完全不可能修建起来。而按照计划这条铁路是走徐州向北经济南到天津转北都,沿途还得穿过泰山一带山区,在这些地方只能凿隧道,鲁西南遍布河流沼泽,天津一带同样到处都是水。

有水就必须修桥。

而目前大明最大的桁架桥跨度也只有五十步,也就是说再宽的河就必须得修桥墩,目前根本不具备在大河修水下桥墩的能力。

可以说工程量大得根本就无法想象。

以目前条件二十年都修不好。

这还是干线铁路中最容易的,按照计划其他几条干线铁路难度全都远超这条,别的不说光陇海铁路的崤山段一条隧道,以目前条件就得凿至少十年。但那里需要修的不只是一座隧道,而是无数隧道,一条接一条的隧道,更别说渭河上游段不仅仅是一条接一条的隧道,还得一座接一座的铁路桥。

这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艰巨工程。

而耗资同样难以想象。

至少目前这些铁路公司募集的资金完全不可能,至少再增加十倍才有可能,而且只是容易修的,如果是京广这样的,恐怕投资增加二十倍都不一定够,而计划时间再延长五倍都不一定能完成。

至于护国公说的修到迪化……

一百年后吧!

那么护国公为什么还不遗余力的鼓吹这些铁路计划,并且疯狂地发行这些股票?

真相只有一个。

圈钱。

朝廷又没钱了。

杨庆一边在北方撒钱赈济北方的饥民,一边支撑对南洋的扩张,同时还在国内大规模修公路,还得养活近百万大军,建造一艘艘战舰,尤其是之前发行的国债已经进入还债期,这种情况下朝廷严重缺钱。他又不敢印太多纸币,这种情况下必须想办法圈钱,于是铁路计划就诞生,他用一条四十里的铁路,向外界虚构了一个十万里铁路计划,然后利用外界不知道这种铁路底细的情况,用股票大肆圈钱。

而买股票的钱肯定都存入了帝国银行,帝国银行和户部本来就是互相勾结的,户部从帝国银行以贷款挪用这些白银外界不会知道。

这是政府向银行借款。

这个连向四民大会报告都不需要。

四民大会的确有权监督户部,对户部财政支出进行审核,但那只是税收和国债收入,收多少税花多少税款不够发国债,但户部向银行贷款不关四民大会的事。杨庆就是这样骗了全国,把全国士绅的银子都骗进了他的银行,再转借给户部,反正国家是他两口子说了算,银行也罢户部也罢都是他们的。只要能维持银行运转,维持户部的财政,那么无论贷给户部多少钱,户部什么时候还上,这个都是不值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