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又倒下一个(第2/3页)

总之杨庆觉得这就对得起他在南明的坚持到底了。

福州,马尾。

“护国公!”

郑芝龙登上杨庆乘坐的巡洋舰拱手行礼说道。

他已经辞去了海军总长。

虽然他年龄其实不算大,这时候还不到五十岁,但他儿子已经是北都留守,侄子是南洋水师统制,而弟弟郑鸿逵是南宁都统,一家三个方镇大员,他还继续霸着海军总长,无论军方还是文官都不满。他这个人其实不能算一个真正的枭雄,从原本历史上的表现看,他这个人其实已经被富贵泡软了。他并没有什么太大野心,至少相比起做一个高官显贵来说,让他再干脑袋别裤腰带上的事,哪怕有更大的好处,他也绝对不会去冒险的。

既然这样还不如聪明点。

他从女皇登基后,就已经称病回福州老家,然后顶着一个侯爵和福建巡阅使的虚职算养老了。

新的海军总长是张名振。

“飞黄兄!”

杨庆还礼说道。

就在他们互相见面时候,这艘巡洋舰驶过罗星塔,在涨潮的海水推动下向前驶去,很快福州城出现在杨庆视野。不过他并不关心福州,而是看着前方的闽江,中洲岛的码头正挡在前方,这里就是福州海关,所有乘潮进入福州的商船都在这座小岛周围停靠。但过不了这个岛,因为万寿桥和江南桥横断左右江面,把大船阻挡在下游,使其只能在中洲岛,同样随船而来的外国人,也只能居住在这座很小的江心洲上。只有得到允许,并且在海关人员陪同下,他们才允许通过万寿桥向北登岸。

北岸则是商业区。

这片实际上是福州城南的商业区以一条直通南门的大街为核心,无数商铺货栈林立,闽江岸边密密麻麻的小船将上游的各种货物,尤其是武夷山区产的红茶,源源不断运送到这片商业区。

在这里同外国人交易。

交易额堪称巨大,去年一年就从这里出口红茶近三千吨。

包括南洋公司运出的。

实际上主要是南洋公司运出,但却不是销往欧洲,欧洲因为推广的时间短,喝的还不是很多。英国目前一年也就三四百吨,荷兰人也差不多这个数字,法国人因为入行晚只有一百来吨,至于运回去还剩多少,这个就很难说了,估计一半就不错了,沉船和沿途损坏都很严重。欧洲最大宗的采购物资仍旧是蔗糖,而南洋公司的茶叶主要销往中东非洲和印度,尤其是莫卧尔帝国消耗茶叶数量巨大。这家公司最远已经航行到埃及,甚至和阿曼人控制的桑给巴尔都有贸易,红茶加糖的饮用方式,一直从埃及泛滥到摩洛哥……

后者据说还是血腥玛丽教的。

但以前茶叶到他们那里的数量极少,南洋公司的商船把一船船茶叶运到埃及后,连同一起运到的白糖迅速征服了他们的口味。这家公司和广东士绅的真腊公司贸易船队,再加上李自成的西域商社,共同组成大明三大茶叶出口商……

不要小看李自成。

西域商社从陆路运出的茶叶,数量同样巨大,去年一年西域商社从陆路运出五百吨茶叶。

当然不只是输往俄国。

但目前来讲,最大的茶叶出口港就是福州,就是这座小小的沙洲。

而茶叶贸易的繁荣,让中洲岛这个弹丸之地,完全变成财富之地,在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后,已经俨然一片欧洲风格,除了教堂不准修,其他就连尖顶都出现了,而且各国商人都在自己屋顶挂着各自旗帜以示区别。理论上他们是不能自建房,但很显然海关的官员们没有尽职,不过这也是不可避免,说到底对于这些万里迢迢送银子的,无论海关还是地方官员都尽可能表现自己的热情。

每年光茶叶一项就超过两百万呢!

“这个旗子得让他们撤了,既然不是外交使节,他们就不能在咱们这儿随便挂他们的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