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秦王威武(第2/3页)

相反杨庆更让人放心。

杨庆需要优待他儿子来显示朝廷对秦藩的态度,就算以后再也没有秦藩了,优待他儿子也一样会显示朝廷对陕西的重视。毕竟这些年李自成在关中的建设,已经真正赢得了关中百姓的拥戴。

李家就代表关中。

他儿子继位,结果是某天灭族。

归顺朝廷,富贵荣华。

这个选择题很好做。

“我收你儿子当干儿子,那李来亨不就得叫我一声叔父了!”

杨庆紧接着露出他的真面目。

李过也跟着笑了。

但紧接着杨庆就换上了一脸凝重。

“李自成去北都了?”

他看着李过说道。

“北都是在秦王手中丢的,那秦王就要亲手把它夺回,否则秦王死不瞑目。”

李过缓缓说道。

“为何搞得如此神秘?”

杨庆说道。

这就对了,他就说李自成不会这么脑抽,说到底多尔衮才是跟他有仇的,老李这是就算死,也得先跟多尔衮把这笔旧账算清,否则老李真咽不下这口气啊!他当年差一点成就大业的,就因为多尔衮背刺毁于一旦,既然自己没有后代,这地盘也没有子孙可留,索性趁着自己还有几口气弄死多尔衮,也就可以死而无憾了!

老李是个狠人啊!

他死也得先去拖着多尔衮垫背啊!

倒霉的多尔衮估计是真没想过这种问题,倒不是说他相信李自成,而是他没想过李家会如此轻易放弃地盘归顺朝廷。

“此事只有我和秦王,还有牛金星几个知道,其他人都不知道,秦王对他们的说法,是诱使建奴全力向南进攻,我们效仿当年,趁虚袭取北都夺回北直隶,再合两地之力与楚公言和。他们不知道我们的计划,按照秦王的计划,他夺取北都之后我这边就迎朝廷大军入长安,众将家人落入楚公手中,只需要一些安抚,他们自然会同意归顺朝廷。

但直说就很难了。

楚公也知道这些人多桀骜不驯之辈,未必都真愿意归顺,若非如此一旦有人拒绝,带领所部割据一方抗拒朝廷,则关中又不免兵连祸结。我们前些年把陕西杀成尸山血海,如今终于能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就不能再毁在我们手中。

为免泄密只能这样做!

只是没想到楚公亲临,自然无需向楚公保密。”

李过说道。

“他带着谁去的?”

杨庆问道。

“都带去了,高一功,田见秀,袁宗第,刘芳亮,牛万才,张鼐这些人能带去的都带去了,白旺这些陇右的节度使也在赶往太原会合。洛阳的都是公社兵,真正的七万常备军全部换公社兵的服装旗号,在向太原集结北上,秦王在那里准备了十万匹战马和骆驼,七万大军连同各地节度使的至少三万精锐,合十万骑突袭北都拿下多尔衮。李来亨已经去西域接替刘宗敏,后者同样回来参战,不回来就给他一杯毒酒,我们叔侄不会给楚公留下遗患。我们虽说被逼造反,但终究是我们让建奴有机可乘,若不是我们,建奴也不可能入关,说到底我们愧对天下人,这也算是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吧!”

李过说道。

杨庆已经全明白了。

李自成是好人做到底,把这些骄兵悍将统统带去战场,用一个虚幻的目标调动起他们的斗志,然后让他们去死在战场上。

这对他们也是好事。

否则他们留在关中,若是想不开对抗朝廷,结果只能是灭族,但如果他们死在收复北都的战场上,那么杨庆就不可能亏待他们的子孙。毕竟他们还是以明臣身份,无论他们是什么性质,秦藩终究是大明的,他们为光复北都而死,一个大明的烈士身份少不了。他们的财产可以保证,以他们的官职追赠甚至追封也少不了,他们的子孙可以顶着烈士之后的头衔享受富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