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二章 命运的转折(第2/3页)

那官员赶紧招呼身旁的士兵上前搜身,严武则在那官员的椅子上大大咧咧地坐下,自己拿起茶壶倒茶,然后看着那些士兵搜自己随行的。丁启相二人已经悄然排在最后,他俩的目光明显在向城里飘,严武装作不经意地向那里望去,一个儒生打扮的正在紧张地看着这边。

“老王,你意思一下就行了,我们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

严武朝那官员喊道。

这时候已经连续搜了三个,这些实际的锦衣卫身上,当然不可能搜出什么可疑物,那官员犹豫着看了看后面。

刘楗略显紧张地看着他。

士兵依然在继续挨个向后面搜。

连丁启相都露出一丝紧张,严武又不满地催促一下,那官员还是在犹豫,士兵还是在挨个搜查,而且搜查的相当细致,就连衣服都捏遍,甚至连鞋子都得脱下来,里面都得伸手摸一遍。看着那些越来越近的士兵,丁启相二人的脸色也越来越差,刘楗的额头上已经隐然有了一点点冷汗,丁启相不断向那个儒生用目光示意,但后者也无计可施。

也可能是不敢上前。

“快让开!”

突然后面一辆马车驶来。

“拦住!”

那官员急忙喊道。

那些原本在搜身的士兵立刻放弃搜身,迅速放下了路障,一起对着外面举起了枪,那辆马车不得不停下……

“还搜不搜了!”

严武端着茶杯喊道。

那官员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走,真麻烦!”

严武说道。

丁启相二人暗中长出一口气,带着身上的冷汗,就这样跟着严武一起进入霍邱,那个一直看着这一幕的儒生同样长出一口气。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纯属一个恶作剧,就算没有后面那辆马车,他俩一样会被放行,这只是严武和那个官员合伙在耍他们玩而已。

那儒生看着他们的背影,以最快速度离开所在的酒店,紧接着向皇帝的行宫走去。

实际上就是福王府。

可怜福王刚刚才花十几万元新建了自己的王府,刚住不到半年就不得不让给皇帝,然后全家搬到了县衙去住。而且他还得掏钱养活自己侄子和那两千倭奴,也难怪他故意拿杨庆的圣旨气他侄子,再这样下去他就该破产了。

一个小时后。

一个男子走出这座行宫到了城里福王开的唯一旅馆,声称自己是丁启相那个商业公社驻安庆的社员,等在这里有要事接他俩去安庆。于是丁启相二人顺利和严武分手,跟着这个人离开旅馆,紧接着在丁魁楚安排的人接应下顺利进入行宫。在丁魁楚面前,刘楗从自己靴子的夹层拿出了盟约,不过紧接着又被单独带了下去,然后毛奇龄等知道此事的都被叫到丁魁楚的房间,一帮人对着盟约犯纠结。

这就很尴尬了。

朱慈烺根本不知道这件事啊。

他们是空手套白狼,可现在目标倒是实现了,而且完美地实现,可有点太完美了,连盟约都有了,这多尔衮是多么有诚意啊!

可他们没有啊!

我们就是想忽悠你一下,你怎么这么认真呢?我们就是玩玩而已,可你怎么一下子把户口本都拿出来拽着我们去领证呢?我们这里根本就没告诉家长啊!你这让我们如何跟皇帝陛下解释?我们瞒着皇帝,以你的名义私通建奴,跟建奴结盟,现在人家把盟约已经送来了,你看看是不是把字给签了……

话说这和杨庆有什么区别?

杨庆假传圣旨,这同样也和假传圣旨没有区别,甚至性质更恶劣,毕竟杨庆假传的是内政,这是跟敌国私下联络。

“牧斋公,你看呢?”

丁魁楚对闭目养神的钱谦益说。

整个计划参与者不多,就他们和毛奇龄,齐王,也就是原本的秦王朱存枢,哪怕皇帝身边其他大臣如王应熊,大同社其他人如实际上的党首黄宗羲统统都不知道,甚至和皇帝交情最好的吕留良都不知道。此刻在这里的也是他们四个,但这里最初的主谋是毛奇龄,最早支持的是丁魁楚,钱谦益和齐王是丁魁楚劝说的。毕竟没有钱谦益在南都的影响是没法进行下一步,而齐王则是皇帝身边最亲信的亲人,他可以左右皇帝,丁魁楚负责给那些倭奴下令配合,毛奇龄负责大同社和江浙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