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科举改革(第2/3页)

四周一片笑声。

“科举改革第一项,取消武举,请同意的举起红色牌子,不同意的举起白色牌子!”

杨庆紧接着说道。

四周立刻一片红色,零零星星有不多的白色,而在那些代表旁边的过道上,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统计自己负责区域的情况。赞成,不赞成,弃权的都统计,整个过程持续一刻钟,毕竟还得照顾那些不是很懂官话的代表们,最后所有统计结果在杨庆前面进行汇总。

最终超过百分之八十赞成。

“那么本项通过,第二项,增设农科,工科,商科,医科,请同意的举红牌,不同意的举白牌。”

杨庆说道。

他这四科都是各有用处的。

以后地方官员职权必须分开。

农科就不用说了,县农业局,乡农技站,村农业技术员,一个县至少这三样必须得配齐,水利设施,良种推广,新式农业机械推广,还有堆肥技术,这些统统由农业局负责。工商两科短期内倒是不可能把工业局商业局什么的设立,这些机构设立是要耗费财政的,杨庆还没那么多钱。他的财政一直很紧张,山东打了一仗后就更紧张了,不得不说背上一个负担和过去轻装时候完全不一样,原本控制区基本上都能做到粮食自给的大明朝廷,加上一个粮食严重不能自给的省份后一下子现了原形……

这仍然是一个被小冰河期压制的饥荒时代啊。

农业局必须设立是因为在他看来农业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农业更重要的,为了农业发展他都减缓了扩军,因为钢铁产量不足必须优先用于推广新式农具。

但工商业发展可以延后。

至少不需要朝廷设立工商业局之类耗费财政的机构来扶持,有这些工商科进士就足够,这些人进入佐贰官行列后,为了升迁必然会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也就是说他们会最大限度为工商业者创造好的环境。

这是必然的。

而这个时代八股文考出来的地方主官轻视工商业者,指望这些主官鼓励工商业很难,至少在绝大多数地方很难。这些人是改变这种状态的,他们的诞生,就是为了在一潭死水的基层有限注入新力量,哪怕有限,也足以带来大幅的进步。

至于医科是专业人才。

未来的医科进士们,主要职责就是建立医疗卫生体系,尤其是各地的传染病防治,至于重中之重就是血吸虫,必须在湖广展开一场全民的灭钉螺运动。杨庆准备把第一批医科进士超过一半扔湖广,并且在湖广第一个建立县级卫生局,然后集中全力对付血吸虫。这东西没别的招,就是全民化的灭螺,至少这个时代他能够获得的药品,对于解决血吸虫都没有真正实质性效果,只能从预防着手,灭钉螺,改厕等等,所有能用的手段一起上。

而这样的活动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是不行的,杨庆的医科进士们就是对付传染病的。

灭钉螺是第一项。

毕竟湖广开发首先得搞好这个。

接着就是蛔虫。

蛔篙恐怕很麻烦,这东西得去西域找,中国境内是没有了,传说五代之前波斯来的鹤虱就是,但这时候是真没有,至少大明的鹤虱其实是另一种药材。就算唐朝的鹤虱真是蛔篙的种子,经过千年战乱后,已经完全神民化的中亚一带恐怕也早就不知道这东西了。

但好在他还有使君子。

使君子虽然效果差些,但也不是不能用的。

然后还有最普遍的流感。

这个最好治,中国古代医生们和流感斗争一两千年,之所以每年还死那么多人,完全是因为普通老百姓连药都吃不起,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纯粹钱的问题。但免费医疗这个杨庆真负担不起,他准备仿照皇庄推广种子的方式,在银行设立医疗贷款,没钱治病的老百姓可以贷款,利息低点还款时间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