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这就很麻烦了(第2/3页)

这其实是蒙古人留下的锅。

中国古代奴婢制度在北宋末年接近于名存实亡,大怂的确不行,但这一点确是值得肯定。北宋初年奴隶问题依然严重,但北宋的一百多年里逐渐将人身依附的奴婢,变成了事实上的雇工,奴婢只是个名称,甚至就连名称也逐渐没了。比如婢女变成了女使,家奴变伴当,不要小看水浒中经常出现的这两个称呼,这代表着宋朝在古代整个世界范围,可以说是最文明的标志。在宋朝后期的法律上主奴都一样,主杀奴那也是要偿命,主人强上婢女也是要流放的,所以郑屠骗金翠莲是娶妾的婚书,而不是直接买了个人身所有权的妾,金翠莲跑了也没被当逃奴抓,还照样和她爹在外面晃悠,甚至还敢再嫁人当妾。至于赵九妹家的婢子多死之类的,那个本质上不是法律的锅,就是光头佬的皇亲国戚也一样敢这么干,但法律上他还是得给那些小女生偿命,只不过没人敢管而已。

但南宋就开始倒退了。

虽然法律上没有改变,但事实上农奴已经很普遍。

扒灰公是标志。

他的理论上,佃客告主就已经是违背纲常了,这其实就是士绅集团试图反攻倒算,不过他终究只是一个政敌颇多的政客,南宋的法律依然没有改变,农奴只是因为佃客必须依附地主的土地,不得不接受后者相当于农奴的待遇。

但法律上不是奴隶。

然后蒙古人为江南士绅解决了法律问题,不得不说这种异族真得是士绅们的最爱,他们让佃户彻底变成了农奴。但可惜士绅们欢呼了不足百年就迎来了朱元璋,朱元璋是反对这种农奴制的,但他的基本盘依然是江南士绅,他也不能改变太多,只能以各种方式限制。包括为后世留下了良人杀奴减一级的法律,而不是宋朝那样都一样,等他死后士绅们又可以欢呼,然后一步步恢复,最终到明末时候江南遍地农奴。尤其是士绅大幅免税后,甚至还有自耕农带着地求着当奴隶的,其他像娶不起老婆,不得不娶士绅家婢女入赘的,葬不起亲人自卖的,此类契约现代还有不少可以找出来的。

大地主家上千奴隶不算稀罕。

而奴隶数量的越来越多,最终又演变成了明末席卷江南的大规模奴变。

崇祯南渡那年浙江就发生过。

只不过崇祯到南京的时候已经平息了而已,之前张献忠在湖广的势如破竹,很大程度上就是奴隶欢迎,比如在麻城就是奴变先打下城再去邀请的他。而原本历史上随着弘光政权的崩溃,江南进入一片乱世,江浙的奴变已经成席卷之势,越富庶的地方越是如此,可以说各地奴变蜂起。徽州本来就是奴变重灾区,那些造了主人反的奴隶们抽着被他们抓住的主人耳光质问:

“均人也,尔何以奴婢呼我?”

好在士绅们又等来了他们最喜欢的异族,是咱大清最后又为他们解决了这场危机。

不过彻底解决是四阿哥。

四阿哥取消了奴籍。

现在杨庆也要面对这个问题,杨继云的事情本身无所谓,关键在于他引爆了这个之前一直被各方,包括杨庆在内,都选择性无视的焦点。

杨继云他可以保。

法律范围内他能够找到依据。

毕竟杨继云是民兵,是预备役士官,民兵说是军就是军,说是民也就是民,军户制延续几百年的明朝哪怕文官也默认他们是军。

但杨继云的老婆和没出生的孩子是民,是民那么就得按照民法,按照民法她作为方家奴隶的女人,她的孩子作为方家奴隶的孩子,那全都是方家的。方家肯定会明白这一点,他们会要这个女人回去折磨,这是他家的人,皇庄也不能扣押他家的人,必须得给他们。然后他们会以这个女人和孩子逼迫杨继云,只要后者承认是他故意杀方家少爷,那么就是杨庆也没法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