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章 吾皇万岁(第2/3页)

“兄弟姓杨,隶锦衣卫侍卫司,奉命选永昌府所属各州县及永昌境内各军卫四民代表,陈指挥使,请召集腾冲卫城所有成年男人在校场集合,并按士,农,工,商区分。”

锦衣卫说道。

“呃,这里都是军户。”

陈世任说道。

“军户制度已废除,江浙湖广山东河南乃至福建的改革都完成,剩下不过贵州和云南,陈指挥使觉得腾冲卫是另一番天下?”

锦衣卫说道。

“快,立刻传令召集成年男人!”

陈世任毫不犹豫地说。

那锦衣卫没有多说什么,紧接着转身向外走去,他随行的那队士兵立刻收队跟随。陈世任在后面一脸的阴沉,虽然这件事与他无关,但那锦衣卫的话却刺激了他,的确,这腾冲终究不是另一番天下,这军户改革终究还是要推行到这里的。

但陈家的好日子也就完了。

他已经世袭到第八代指挥使,他祖上是跟着太祖的将领,正统年间他祖上陈升参加征麓川时候带兵修筑了腾冲卫城,到现在两百年间陈家就始终世袭指挥使。这里说是大明的军队卫所,但实际上就是陈家封地,田产与其说是朝廷的还不如说陈家的,军户与其说是朝廷军户还不如说是陈家的家奴,一旦改革为民,那这一切全都没了。

可是……

他长叹一声!

他也对抗不了啊!

“老爷,永昌陈知府的信。”

一名家奴走到他跟前,把一封信悄然递给他说道。

陈世任疑惑地接过信,打开后看着上面内容,然后脸上的表情就更阴郁了,他紧接着把这封信锁进自己的抽屉里,重新酝酿一下表情,走出去上马追赶那锦衣卫。

校场。

腾冲卫城的成年男人三三两两陆续到达。

“杨兄弟,何须如此麻烦,不就是四民各选其一吗?直接找就行,要不我给你叫四个!”

陈世任笑着说。

“兄弟职责所在!”

那锦衣卫说道。

陈世任干笑了一下。

紧接着他从袖子里抽出几张银票悄悄塞给那锦衣卫。

“在下几个朋友,倒是很想借此机会往京师一游,不如就让他们几个随杨兄弟而去,这种事情监国和忠勇侯决定就行,何须问这些百姓,他们又懂些什么!”

他紧接着说道。

那锦衣卫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看到这些士兵了吗?我也不知道里面有谁是领南衙补贴的人,知道南衙对举报者如何奖励吗?举报涉及金额的三倍,你给我这些,他可以举报我然后赚三倍的。那你又知道南衙如何处置锦衣卫内部犯罪吗?我砍头是肯定的,我的女人会变成同僚的女人我的儿女会变同僚的奴婢,我的所有家产也会变成同僚的。”

紧接着他说道。

“呃?!”

陈世任尴尬地收回银票。

这时候人都已经到齐,而且按照四民分开,因为卫城是军屯,所以绝大多数是农民,不过因为要自己造一些军械,所以工匠数量颇多。商人同样也不少,毕竟腾冲也是通往缅甸的贸易线,士子的数量最少,毕竟士子首先最低也得是秀才。

至于城外散居的就不需要管了。

有卫城这些就够了。

那锦衣卫再次宣读圣旨,并且对科举改革大致内容进行介绍,当然,这些都由一个随行的翻译进行翻译。

这是必须的。

这年头一个说南京官话的到腾冲没翻译肯定不行。

翻译完之后人群依然懵逼。

倒是那些士子们议论纷纷,但他们也没表现出不满,相反还有几个面露喜色,事实上这种改革对那些皓首穷经却不得仕进的穷秀才也有利,毕竟科举范围的扩大,让他们同样有了更多机会。

紧接着那锦衣卫一招手,他旁边随行的捧起一个箱子,而同样的箱子还有三个,这个锦衣卫捧着箱子走到列队的农民中。选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抓阄,如果让老百姓推选,最终推选出的肯定乡绅,这一点是毫无悬念的,这些老百姓又不是南京周围皇庄那些皇民,他们不可能选出别人,最公平的方式反而是抓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