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一切权力归于人民(第2/3页)

东林党代表了江浙士绅中的传统势力,而他们这些基本上都是在野的年轻一代,则代表了江浙士绅中的开明势力。前者争的是朝廷控制权,但他们争的是天下控制权,前者努力迎回皇帝干掉杨庆,但他们这些考虑得更长远,他们要的是限制皇权。他们不仅仅是要对付杨庆,还要对付独断天下的皇权,皇权不限制还有下一个杨庆诞生。

从这一点可以说他们是进步的。

尽管这个进步是相对的。

如果说东林群贤们依然试图延续主圣臣贤的美好时代,那他们已经在踏出封建时代。

原本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

以批判理学空谈化,推崇所谓的复古为掩盖,这些应该说明末清初最先进的思想家们,就试图以重新解读儒学来开启新世界的大门,重新设计一个符合他们理想的社会。黄宗羲的地方自治不是最极端,至少他坚决反对夺取富人的土地,比他更极端的颜元甚至提出了以恢复井田制为旗号的均田,如果他们可以继续下去,他们应该会带来一场中国版的思想启蒙运动。

如果还是一个汉人朝代,他们甚至可能引发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但可惜……

他们遇上了异族殖民。

他们的一切可能都被咱大清给一棒子打死了。

然后有的被打断脊梁老老实实做人甚至献媚咱大清,比如毛奇龄这种编造张献忠在四川杀了这个星球目前一多半人,登上巫妖王宝座的。有的打不过咱还不能躲吗?比如朱之瑜这样去日本,被日本捧为圣贤的。有的玩非暴力不合作但嘴上不说身体却很诚实,比如黄宗羲这样送自己好学生去编明史,顺便再把咱大明往死里黑的,比如陆世仪干脆在自己家地盘挖个十亩大池子,然后在池子里堆个岛玩隐士的……

而他们这批最有可能带来思想改变的儒生被打断脊梁后,儒学就彻底退化成奴学了。

这的确是个悲剧。

对于儒学本身来说也是个悲剧。

因为一直在与时俱进的儒学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没有再继续跟上时代步伐,失去了最后一点活力的它不但没有再继续进化,反而彻底地退化腐烂,然后一直就那么烂下去,当全新时代降临后它直接被踩进烂泥。

它被踩得太深了。

甚至于现代想爬都爬不出来。

从这一点上说是咱大清坑了儒学。

没有咱大清的这一棒子,儒学说不定还真就能继续和过去一样在新时代混个新衣服,不至于到现代想爬出烂泥却发现自己浑身光溜溜……

别说没个衣服遮体了!

就连五脏六腑都被扒出来了!

骗人都没法骗啊!

但现在不一样了,杨庆给了它进化的机会,而这些人明显是想利用这个机会,通过重新解读儒学,来获得一种限制君权的理论,然后通过这种理论来形成势力并掌握权力。而民主给了他们指导思想,他们需要的只是如何以这个指导思想来重新解读儒学典籍,把这个舶来词变成古老的圣贤之言祖宗之法。

好在这个是他们最拿手的。

然而……

有人比他们抢先了。

“民主,谁的民主?”

杨庆站在讲台上说道。

“或者说谁是民?”

他继续说道。

讲台前数百年轻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忠勇侯讲课,这些全都是由各地皇庄,锦衣卫和军方各处工厂,或者直接是军队选送。这种选送肯定不能保证公平,但对于杨庆来说,这样的第一批学生就足够了,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之前识字的,毕竟明朝的江南识字率还是很高。

杨庆的帝国学院,本质上就是在搞工农兵大学。

甚至老师都只有他一个。

这是他要培养直属于自己的干部队伍的,当然不可能让他人插手,哪怕那些和他一伙的文臣都不行,让这些家伙教还是儒家那套,哪怕宋应星或者傅山也不行。傅山的老师可是袁继咸,宋应星的最大优势是科学知识丰富,但他既然早已经写出天工开物并出版了,那也就没价值了,他的科学知识再丰富还能比上杨庆自己?所以这里由杨庆自己编写教材自己负责教课,然后学生里面那些聪明学得快的带领其他人自学。而他这里天文地理各种知识无所不教,哪怕没有他的特殊身份,这些内容也都是很容易吸引人的,更何况这些学生基本上全都来自他的狂信徒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