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科技一小步,人类一大步(第2/3页)

而赤坎没有守军。

赤坎楼都没建成,荷兰人当然也无法防守赤坎,他们在明军攻破鹿耳门之前,就已经撤到热兰遮城,明军迅速接管了这座小镇,并且在这里受到了箪食壶浆的热烈欢迎……

荷兰人在台湾可是剥削极狠。

无论这里的汉人还是其他那些统统都对他们没什么好感,想想就这么点地方,这么点人口,每年能榨出几十万两银子,这究竟多么敲骨吸髓就不用说了。可以说没有不收税的,蔗糖完全垄断,种稻米收税,猎鹿也收税,不交税不准打猎,这里到处都是梅花鹿,猎鹿很受欢迎,海上捞乌鱼也得交税。那些土人敢反抗荷兰人就去灭族,后者的装备对土人直接就是碾压,经常搞个屠村之类事情,可以说明军的到来简直就是被土人和汉人都当做救星。

这里的汉人可不少。

颜思齐,郑芝龙当初在这里经营多年,而且趁着闽南大旱,郑芝龙又组织了数万人移居,使得台南一带恍如内地。

那些同为福建人的移民,以最大的热情欢迎了郑彩和海军陆战队,帮助他们迅速卸下各种物资,并且提供他们需要的,很快一个与热兰遮城隔着不足十里宽海面相对的基地就在赤坎建立起来。甚至包括新的大明台湾府都在这里挂牌,第一任临时知府就在赤坎的汉人中任命了原本是郑芝龙的部下,后来因事滞留台湾经商的何斌,也就是原本历史上带着郑成功通过鹿耳门的向导。

就这样明军成功登陆台湾岛。

当然,杨庆暂时不会知道这些的。

台湾的消息得先送到澎湖,再由澎湖送到金门,然后用驿马一直送到杭州,再由杭州的通信塔发南京,这个过程没十天八天是不可能的,光跨越海峡这一段就得好几天,而且还得看天气。

要是遇上台风就更没数了。

不过忠勇侯现在也没兴趣关心台湾的战况,这场战争是稳赢的,打不赢属于天方夜谭,总共那么两千多荷兰人,而且还不是正规军,只不过是东印度公司的佣兵。甚至都不一定是荷兰人,完全就是在欧洲七拼八凑的一帮乌合之众,话说这时候连总督卡隆都是法国人呢!连原本历史上郑成功都能做到的,黄斌卿和郑彩要是还做不到就干脆自己抹脖子吧!至于忠勇侯现在有更重要的事。

南京,锦衣卫军械所。

一台巨大的木制水轮正在水流推动下不断转动,而在这个水轮横跨的渠道两旁,各有一个生铁的基座,水轮两端的轴在基座上的铜套里面,因为蓖麻油的润滑,水轮的转动轻快而平稳。而在右边的轴端拉着一套连杆系统,这个连杆系统则不停往复地拉动一个巨大的皮鼓……

好吧,这就是个水排。

很古老的东西。

只不过改进一下效率比较高一些而已。

而水排的出风口用管道直通一个很小的焦炭炉,这个炉的体积和配套的巨大鼓风系统简直不成比例,但这个不成比例换来的,是炉膛内焦炭燃烧的炽烈火焰,这火焰上方是一个同样不大的坩埚。

石磨和黏土的坩埚。

而这个坩埚里面火红的铁水已经在沸腾,上面泛着异样颜色的泡沫状杂质。

准确说这是钢水。

真正的钢水。

这可不是那些熟铁炉炼出来的伪钢,这是符合现代标准的真正碳钢。

用最好的铁矿石,而且粉碎后磁选,磁选完加辅料烧结成块,用木炭冶炼成优质生铁,然后用生铁在搅拌炉里再变成脱炭和去处各种杂质的熟铁,把熟铁在水锤不断反复锻打挤出渣子,使其成为优质的锻铁。再重新把这些锻铁渗碳然后切块加到坩埚熔化,这个繁琐甚至很令人费解的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类冶金史上那划时代的一步……

真正的碳钢。

这就是亨茨曼坩埚钢。